“这是可降解的环保塑料袋,可以和湿垃圾一道扔呀!”自垃圾分类实施以来,有居民由于觉得投放湿垃圾需要“破袋”既麻烦又脏手,选择购买了价格远高于普通塑料袋的可降解垃圾袋。“湿垃圾桶的味道太刺鼻了,夏季蚊虫老多了!环保塑料袋不用‘破袋’,还能减少臭味。”有居民这样表示。
降解“有条件”
这些所谓的“可降解垃圾袋”,真的可以与湿垃圾一起投放吗?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环保学会绿色包装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杨福馨。
“市民会看到商家展示了不少资质认证,但这些都是在特定环境下的标准,并没有和实际土地、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结合。”杨福馨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的环保塑料袋品种繁多,可其中不少是塑料与淀粉混合在一起的产物,在出厂后打上了“环保”标记,价格却不便宜。“淀粉在潮湿堆肥环境下的确可以降解,但塑料还是会存留在土中。”
可即便是由生物原料聚合而成的可降解塑料袋,也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完美”。杨福馨介绍,在强酸强碱环境下,也就是pH值在1-2或11-13之间时,需要一两个月,可降解塑料袋的分子链才会断裂。“如果投放到自然环境中,可降解塑料袋的分子链缺乏足够稳定的条件去断链,降解时间会更漫长。温度、含水率、细菌的不同也会对降解速率产生影响。”
可降解塑料袋究竟需要多久才能降解,目前没有研究数据,也无法实际去操作研究。“不可能像在实验室里那样,人为去制造条件。”杨福馨表示,“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们在降解过程中仍会对水质、空气产生污染。”
价格不便宜
此外,“可降解垃圾袋”价格也不便宜,几乎都是普通塑料袋价格的1.5倍。“消费者很多是求个心安,认为自己对环保做了贡献。”也有专家表示,当可降解塑料袋与湿垃圾一起进入末端处置环节“竞速”,无疑是一场龟兔赛跑——湿垃圾最快五六个小时,慢则两周可以转变成有机介质,而可降解塑料袋要迟上个半月。如此一来,原本指望湿垃圾在“有氧运动”后转变成的化肥、饲料里,就会混上尚未降解的塑料。“相比之下,还是居民自己发明的‘破袋神器’更环保,也能解决‘破袋’不脏手的烦恼。”杨福馨说。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