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归英雄
陈德平
  陈德平

  在年少的岁月里,时常听父亲讲战争年代的经历。特别是在大雪纷飞的冬夜,围炉而坐,听父亲讲那些动人心魄的战斗故事。这时,从窗外望去,黑沉沉的夜悄无声息,只有覆盖在屋脊上的雪泛着白白的光,可耳边分明响着山呼海啸般的枪炮声、喊杀声,在火热的心灵中,涌动着神圣和昂奋。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1947年夏天父亲经历的那场战斗。那是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之时,大军压境,来势凶猛,形势异常紧张。当时,父亲所在团接到命令,和兄弟部队在沂蒙山西北地区阻击和牵制国民党主力新五军,掩护主力外线出击。他们边打边退,牵着敌人鼻子在山中周旋。当撤到鲁中地区玉皇山附近时,又同一直在寻找我主力决战的敌军相遇。敌人很快满山遍野地围了上来,部队已腹背受敌。危急中,团领导决定留下一营阻击,掩护部队转移。面对成倍于己的敌人,官兵们毫不怯懦,奋勇击敌。滚滚硝烟中,跟随一营行动的团政委高声喊道:“只要还有一个人、一支枪,就要坚决拚到底!”骁勇善战的营长郭敬富冲在最前,端起机枪横扫敌军。仗打得昏天黑地,敌军一次次的冲锋被击退,打到最后,战士们同冲上来的敌人用刺刀拼,用石头砸,郭营长也身中数弹牺牲了……

  岁月过去半个多世纪,对那场险恶的厮杀,父亲后来回忆起来依然刻骨铭心;对郭营长的牺牲,依然深感痛惜。他曾告诉我,当时作为营通讯班长,他一直跟在郭营长身边。营长对他这个“小鬼”视如兄弟,关心有加。在战斗最激烈时,他随教导员冲向另一处山口阻击敌人,郭营长牺牲时没在身边。当晚夜半,枪声渐渐稀落,部队开始撤离。这晚的月亮特别明亮,月光如水,泻在被战火烤焦的山头上。此刻,美好的月色更加映衬出战争的残酷。撤离前,战士们默默地先把郭营长抬下山,在山下村庄的财主家找了口棺木,把他埋在了山边。临别,父亲跪倒在坟前,连磕三头,匆匆离去。教导员知道父亲与郭营长感情深厚,把他身上留下的武装带,送给了父亲做纪念。父亲喃喃地说,要是我在他身边,他不一定会牺牲,我会尽力保护他的。“再见已无期,惟有心相知”。

  如今父亲也走了,但这场玉皇山之战,我仍记忆犹新,每每想起,总有如遭受生命的重击,心底会涌起一股久违的激动。那渐已淡漠的血雨腥风、刀光剑影又一次在眼前浮现。

  这些年,对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壮举,我们似乎已有些陌生和遥远,本应日夜回荡的生命之音变得乏力和微弱。身处幸福时代的人们,在安逸和享乐中很少再去思索眼前的宁静、繁华与壮怀激烈岁月的关联;在崇拜明星的世界里,那些曾经为祖国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还知多少?

  坐在万籁俱寂的夜里,清凉的晚风轻轻拂着脸颊,眼望寥廓星空,一个声音远远地如歌而起,由远而近向我奔涌而来。我听清了,那是历史的呼唤,一种悲怆而深沉的呼唤:“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先烈已远去,但他们留下的顽强无畏的斗志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不应忘却。这个时代需要英雄,也需要信念的回归。不忘来路,坚守初心,才能奋勇前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家装专版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家装专版
   第A12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3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家装专版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夜雨渐歇游鸣鹤
高高的跳伞塔
赏心乐事谁家院(中国画)
寻归英雄
修笔匠施师傅
母与子的暑假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寻归英雄 2019-07-12 2 2019年07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