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
1949年9月他同夫人林飞卿教授一起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任放射学教研室主任,兼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主任。
荣独山把毕生精力和才华奉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1981年,他与夫人将一生积蓄捐赠给上海第一医学院,设立“荣林氏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1987年他又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中外文书籍赠给中山医院,建立“荣独山图书馆”。1988年8月5日荣独山因病离世,病危之际,他立下遗嘱:愿将遗体奉献给医学院,作为对医学事业最后的贡献。
中国核医学的开拓者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使用的X线机都是国外进口的,这对我国的放射诊断事业发展无疑是一大障碍。1952年,在荣独山指导下,中国第一台200毫安的X线机研制成功,并在中山医院安装、试用。
放射治疗和同位素诊断用于临床,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几乎是空白。荣独山将国外放射治疗工作的经验应用于中山医院的放射治疗室。可以说,荣独山不仅是我国放射诊断学治疗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核医学的开拓者。半个世纪以来的传道授业,荣独山的学生已遍布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是放射学界的知名学者,比如他的学生林贵、陈星荣从荣独山手中接过接力棒,分别担任中山医院和华山医院放射科主任,之后还分别担任这两家医院的院长。
长期在中山医院工作
1949年后,荣独山一直在上海的中山医院工作。1956年我国评定一级教授时,上海第一医学院共有16位教授,其中包括荣独山在内的10位一级教授曾在中山医院工作,而且个个都是学科奠基人。
上海第一医学院如今成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医学生誓言广场上有上医16位一级教授的雕像。这些医学大家在医疗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医学教育岗位上严谨治学、以身示范,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文/图 沈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