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跳
陈芋汐的父母都曾是体操运动员。优秀的运动基因,让她从小就有着不错的柔韧性。“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不错的身体机能,还经常提供一些建议。”很快,陈芋汐就引起了一些青少年跳水教练的注意。2018年,这个13岁的小姑娘被推荐到上海跳水队试训。值得一提的是,在试训前几天,陈芋汐还在市四中学和同龄人一起享受着校园时光。
尽管奋斗的场所从学校变成了运动队,但年少的陈芋汐坦言自己并没有太多的不适应。“教练和队里的哥哥姐姐都很照顾我,(运动员)食堂里的菜也都很很合胃口,我一直过得挺开心的。”当被问及第一次走进跳水训练馆时的情景,小姑娘先仰着头看了一会儿天花板,随后说道:“最大的感受应该是‘惊讶’吧,因为之前都只在电视里看过(跳水),没有这么近距离地感受过。”
很快,小姑娘的愿望就实现了。凭借过人的天赋和刻苦努力的态度,陈芋汐不仅被教练组留了下来,更逐渐在国内赛场上崭露头角。2018年9月的全国跳水锦标赛,她拿下女子十米台与混合团体两项冠军,一跃成为国内最受人瞩目的新星。如此一鸣惊人的表现,也为陈芋汐赢得了一份转正通知书,从此,她的身份从试训者,变成了正式队员。
但属于这个小姑娘的奇迹并没有结束。2019年初,陈芋汐首次进入国家跳水队,半年后,她便站上了世锦赛的最高领奖台。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这个上海小囡就完成了职业生涯的飞跃。
爱听歌
赛场上的陈芋汐,有着超出年龄的沉稳和从容。她透露,每次上台前,自己都会先做几个深呼吸,闭上眼回想动作要领,然后在心里大喊我能行。一整套流程走下来,颇有些舍我其谁的霸气。然而一旦走下赛场,陈芋汐就会展现出自己的另一面,她和同龄人一样有着许多爱好,她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戴上耳机,听快节奏的音乐。
“其实我是什么歌都听,就是比较偏爱有激情、节奏快一点的旋律。”陈芋汐说话时,脸上还带着腼腆的笑容。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显然还没有完全适应成为焦点的感觉。当被问及平常是否会一展歌喉时,陈芋汐马上如拨浪鼓般摇起了头,“唱的次数不多,因为我唱歌真的不好听,还是安静地听比较适合。”
除了听歌,陈芋汐偶尔也会看看小说。“(看)励志题材的比较多,因为想从中得到激励。”这位新科世锦赛冠军还透露,自己一直将同为上海籍世界冠军的吴敏霞和另一位奥运冠军陈若琳视为榜样,“之前看过相关的报道,她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才铸就了辉煌,我也希望能像前辈一样,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取得更好的成绩。”
吃不胖
对于跳水运动员而言,保持身材无疑是一项十分痛苦,却又必须完成的任务。看着秤上那些冷冰冰的数据,不少队员往往只能忍痛对自己喜爱的食物说不。
“我平常比较喜欢吃甜品。”当陈芋汐说出这句话时,混采区里的中国记者都很惊讶跳水队的姑娘们,应该是要和高热量、易发胖的甜品绝缘的。但这个14岁的孩子却是个例外,因为她属于“吃不胖”的体质。
“来到国家队后,训练的强度和频率都比之前更高,消耗也更大了一些。”陈芋汐透露,之前每天训练结束的时间,都在下午5点左右,到了国家队后,基本都是练到晚上七八点钟。有了大的消耗,自然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能量补充,“因为教练知道我的身体情况,也就没有提出控制体重的要求,”这位中国跳水的希望之星说:“每次从家里出来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会跟我说多吃点、多穿点、多睡点,我也很适应、很喜欢现在国家队的生活。”
用一枚金牌圆满结束光州世锦赛的征程后,志存高远的陈芋汐又给自己设定了新的目标,“希望通过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争取以后能拿到更好的成绩。”
特派记者 陆玮鑫 (本报光州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