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核协议签署4年濒临破裂 人心思变期待走出阴影~~~
核协议签署4年濒临破裂 人心思变期待走出阴影~~~
     
2019年07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核协议签署4年濒临破裂 人心思变期待走出阴影
伊朗民众在尊严与现实压力间彷徨
茂台 雨农
四年前,伊朗民众欢庆核协议达成 本版图片 GJ
德黑兰民众在街头购物
  文/茂台 雨农

  “我们目前的情况比战争时期更加困难,但是我确信如同战争一样,通过抵抗取得胜利。”伊朗总统鲁哈尼14日在北霍拉桑省讲话,“在今天遭遇敌人不同压力与威胁的艰难条件下,我们所有人应当彼此支持,通过团结,完成伟大的事业,实现无比的荣光。”

  7月14日是可以载入伊朗史册的日子。4年前的这一天,伊朗同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签署了被称为伊朗核协议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我们通过与几大强国长达2年的困难且惊险的对话,达成重要的协议,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尽管4年后,协议已经濒临完全破裂,鲁哈尼在讲这番话时依然是骄傲的。

  只不过,面对反反复复的制裁和希望渺茫的新生活,伊朗的老百姓在民族自尊与现实压力中彷徨着、纠结着。

  签署协议点燃希望

  民众期待生活改善

  在伊核问题出现的12年里,伊朗收到了4份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决议,遭遇了美国和欧盟一系列制裁及军事威胁。作为总统,鲁哈尼在任第二年便与六国达成一致,自然是可以骄傲的。他与同僚谋划着为国家开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同样开心的是伊朗民众,大家都期待着早日走出核问题的阴影。

  “真希望能签协议,那样里亚尔就能升值了,说不定会到1000土曼(伊朗货币单位,1土曼相当于10里亚尔)”。祖格巴利一直记得自己当年的这句话,那时是2014年3月的伊朗新年前,他是一家从事电梯业务的小公司老板。在前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大力建造保障性住房时代,祖格巴利参与市政府项目,然后被欠款1.2亿土曼。

  那时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1000土曼,也就是说,他被市政府拖欠了12万美元的工程款。随着西方制裁步步紧逼,里亚尔一路贬值,2014年就已跌破3000土曼兑换1美元。而在几个月前的2013年11月,伊朗同六国签署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也被称作初步协议,这就足以点燃无数伊朗人的希望。

  “市政府通知我整理材料,看起来可以付钱了。”2016年9月的一天,祖格巴利兴奋地告诉亲朋好友。在此之前,他收到了4000万土曼,而汇率已经跌至3500土曼兑换1美元。他当然知道那些欠款缩水三分之二,物价涨了不止一倍,“没有办法,能还给我就很不错了。伊朗现在经济不行,有总比没有强。”

  2016年1月16日,《联合全面行动计划》进入“执行日”阶段。半年时间并不能明确感受经济向好,但是市政府支付了祖格巴利三分之一的工程款,至少看起来,日子好过了一些。

  2013年总统选举结果公布后,德黑兰大街小巷人潮涌动,庆祝一个时代的结束。温和派的鲁哈尼组建了“希望”政府,他确实也做到了。

  巴胡纳尔是一个传统的伊朗男人,靠开出租车养活妻女。那几年,巴胡纳尔的日子过得很不好。他加入了传销,还参与了借贷,起初还会计算每月返还多少,后来慢慢就绝口不提了。“签了巴尔交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的波斯文称呼),进口商品就便宜了,物价也会降下来了。”巴胡纳尔很少吃肉,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报了英语补习班,“伊朗留学生会越来越多的。”

  祖格巴利没有参加2013年总统选举的投票,当时他觉得,“谁当选都一样”。但他后来也承认,鲁哈尼当选后,社会氛围比之前宽松许多。“制裁解除了,外国游客会更多,我有个亲戚说,现在旅行社生意很好做。老百姓见得多了,信息多了,整个社会都会更开放。”

  美伊“宿敌”缺乏信任

  “抵抗经济”不幸言中

  相比民众对协议改善生活和社会现状的期待,政府绘制了更宏伟的蓝图:改善对外关系、提振国内经济、发展基建、改善民生、坐大派系。“执行日”启动不到两周,鲁哈尼就率团访问法国、意大利,并且收获了波音大单。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新变化,仿佛一剂剂“强心针”,整个国家都奔跑着迎接新的美好。

  “很多人说协议对美国有利,那美国为何还要将其称作最坏的协议?”鲁哈尼14日说,签署《联合全面行动计划》是伊朗民族的伟大胜利。2016年,“新方法解决老问题”的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显然早就有所准备。2013年11月,哈梅内伊就下令颁布了“抵抗型经济”24条纲领,并将新一年命名为“抵抗经济年”。

  “抵抗型经济”成了近几年在伊朗耳熟能详的词语。哈梅内伊始终对美国及其盟友保有戒心,虽然在谈判阶段,他亲自平息了国内质疑,支持外长扎里夫领导的核谈判团队,但内心始终不相信美国。其实,无论是否能够签订协议,或者协议执行遭遇怎样的前景,哈梅内伊都是高于政府和派系的最终赢家:签订协议并顺利执行,是他支持鲁哈尼政府的结果;不签订或者执行遇障,是他高瞻远瞩、有言在先。“抵抗”就是有力的证明。

  鲁哈尼始料不及的情况,恰恰被哈梅内伊不幸言中。在“执行日”启动不到2年半,美国退出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并启动了一系列单边制裁。

  民众也都看在眼里。祖格巴利说:“无论伊朗政府怎么做,美国都要制裁我们,而这个痛苦还是要我们老百姓承担。”如果政府妥协,民众的生活是否就会好转了呢?“2011年中东剧变后,很多人开始明白这个逻辑不成立。”大学教授哈桑扎德说:“人们渴望一种改变,逃离目前压抑的状态,但是又明白,这种改变希望渺茫。”

  内忧外患共克时艰

  即便低头绝不倒下

  在美国极限施压的同时,伊朗国内也不太平。3月中下旬开始,伊朗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灾。全国31个省中的25个省、235个城市、4304个村庄受灾,1000万人受影响,40万人被紧急疏散,78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30万亿土曼。而洪水未退,从沙特蔓延的沙漠蝗虫4月初进入伊朗,南部9省70万公顷田地遇灾。

  4个月前,祖格巴利最终放弃讨要市政府拖欠的工程款。“太花时间和精力了,环节繁琐,小费不断。”今年伊朗新年前后,土曼兑美元跌破15000兑换1美元,一度逼近18000兑换1美元。货币贬值到十五分之一,是没太多追讨的必要了。

  伊朗总统鲁哈尼说,“我们总是准备好谈判,就是现在这个时刻,只要你们收起强权和制裁,理智地回来,我们准备好了。”

  哈桑扎德说:“我们现在同美国的关系,像以前一样没完没了。问题不在我们,而是对手和他们的手段变了,是他们的视角和逻辑错了。”在他看来,伊朗民族充满韧性,即便低头,也有抬起来的一天,但绝对不会倒下。“活着,总有希望。”哈桑扎德说。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可能永远不会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阳光天地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伊朗民众在尊严与现实压力间彷徨
伊核问题大事记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A21伊朗民众在尊严与现实压力间彷徨 2019-07-18 2 2019年07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