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首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相继完成验收,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沪郊乡村共植一棵根深、枝繁、叶茂、花妍、果硕的“振兴之树”。
产业“枝繁”,是为兴旺。崇明港沿镇园艺村唱响“黄杨礼赞”,全村800户村民675户种植黄杨,“抱团协作”去年造型黄杨销售收入达4000万元;浦东大团镇赵桥村诉说“桃源美梦”,水蜜桃产值占全村经济作物产值97%以上,“以桃强村”形成桃花、桃果、桃木、桃叶全产业链。
生态“叶茂”,是为宜居。金山漕泾镇水库村“以水为名”,水体面积占村域面积近40%,泛舟湖上流连落霞秋水美景,夜卧民宿体验枕水而居意境;闵行浦江镇革新村“归并资源”,农民集中居住完成90%以上,统筹田、水、路、林、村建设,修复生态景观,优化人居环境。
乡风“根深”,是为文明。松江泖港镇黄桥村尽显“诗情画意”,从浦江第一村、沪上楹联第一村到全国文明村,传统文化、科学知识、文明风尚进农家,守护文化之根;宝山罗泾镇塘湾村播种“慈孝文化”,春晖无尽寸草有心,建成国内首个萱草主题的母亲花文化园。
治理“花妍”,是为有效。嘉定安亭镇向阳村打造“智慧村庄”,AI构建“家门口”服务体系,物联网、大数据实现全村Wi-Fi覆盖、路灯控制、安防监控、空气监测、人群感知等智能应用,“向阳新里”田园综合体形成“半边风景半边城”的漫步空间。
生活“果硕”,是为富裕。青浦金泽镇莲湖村咏叹“醉野江南”,这个“长”在郊野公园里的村庄,通过“游在园中,消费在村中”带动了旅游配套服务产业;奉贤青村镇吴房村倡导“三生融合”,土地流转委托运营,构建“租金股金薪金”的多层次增收系统。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全市新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计划已经确定,27个村列入建设范围。近悦远来,这片土壤能留住农民的深深眷恋,也定将唤起市民的浓浓乡愁,乡村振兴的未来图景,可期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