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人来说,60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道门槛。门槛这头,是成长、拼搏的60年,是几乎集结了人生所有滋味的60年。60岁一过,告别了单位和工作,也告别了希望和梦想,就跨入了门槛的另一头,一个全新的陌生世界。
我们的人生,就像一趟长途列车,经过漫长而艰辛的奔袭,它到站了。60岁这一站的特别之处在于,这一站很大,停留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还可能面临选择和改变方向。但很显然,它绝不是终点站,它更像一个编组站,我们的人生走到这一步,需要重新编组,整合,待发。不管它以怎样的速度,驶往哪个方向,它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奔向一个新的站点。这一路的新行程,你必有了奔头,有了念想,有了希望,它才可能与此前的行程一样,充满了未知和期待。
所谓奔头,就是可追求的前途或希望。我们的愿望,不必像年轻人那样远大,一个小的目标,一个小的愿景,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奔头,引领着我们愉快前行。像褚时健那样,快80岁了还捣鼓一个“储橙”的宏伟事业?我看大可不必,但你在院子里种下一棵果树,每天为它浇水施肥,修枝捉虫,期待它长高长大,开花结果,它就可以成为我们的一个奔头。
我的一位老同事,退休之后,忽然开始跟着电脑学英语。有人以为他的子女在国外,学英语是为了去国外生活方便。不是。他的孩子,都在国内。他学英语,是为了能够去国外旅游时,可以像年轻人一样自由行,而不是只能跟旅游团。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三年之内,能看懂简单的路牌标识,进行简单的对话。他每天背一个单词,一个星期下来,背了7个,忘了3个;一个月下来,学会了4句简单的英语对话,忘了2句。没关系,再来一遍。就这样,5年之后,在他65岁那年,他竟然带着老伴,出国自由行了3个国家,买机票,订民宿,规划行程,全都是自己一手弄的。
我还认识一位邻居,一直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个蛋炒饭都不会做。退休之后,忽然迷上了烹饪,每天为家人做美食。从最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开始,鸡蛋炒焦了,西红柿炒糊了;炒个青菜,放了两次盐;红烧肉,把醋当成了酱油……一点不气馁,继续每天乐呵呵、傻乎乎跟着电视一步步学,一年下来,愣是学会了几十道菜,第一次做了满满一桌年夜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他的手艺,这感觉,比他当几十年的甩手掌柜,强多了。现在,他的目标就是每周学一道菜,每个月末,亲自掌勺,搞一次家庭聚宴,儿子竖大拇指,孙子狼吞虎咽,老伴会心一笑,全家人其乐融融,就是他最大的奔头,最快乐的一刻。
给自己一个奔头,一个看得见的,力所能及的希望,什么时候都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