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0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分类的“梗”和“耿”
宋宁华
孙绍波 画
  宋宁华

  正值酷暑天,但上海垃圾分类的热度丝毫没有降温。《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正式施行一个月,围绕当初垃圾分类的各种“梗”,正逐一破解,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一群人的“耿”。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详聊许久,笔者难以想象,在上海还有如此之“耿”的大爷。在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的栖山小区,已逾七旬的垃圾分类志愿者耿建德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天凌晨3时,耿大爷就起身了,4时多就准时“上岗”,在小区的垃圾箱房周围四处转悠,防止有人趁着“月黑风高”乱扔垃圾;也防止外面的拾荒者在垃圾箱房里乱翻,破坏了得来不易的垃圾分类成果。

  这样的“相伴到黎明”,对耿大爷来说,已经成了常态。从去年8月小区开始试点垃圾分类,他就主动报名当志愿者,哪怕是刮风下雨、过年期间,他也坚持天天上岗。从大年初一到初六,没有一天休息。“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每天不去就像少了一件事情,心里不踏实。”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录着每天垃圾分类的日志,早被翻得破旧不堪。

  像耿大爷这么“耿”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在上海并非个例。75岁的志愿者黄建明过去一直居住在黄浦区小东门街道多稼居民区内,去年10月因为动迁,搬迁到徐汇区长桥新村居住。但从2008年就开始做社区志愿者的他,似乎有些闲不下来,于是,想念“老家”的他几乎每天都会回到多稼居民区,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为了能赶上早晨7时到9时的投放时间,黄建明每天5时30分就从家里出发,换两部公交,全程需花费1个半小时。炎炎酷暑、刮风下雨,都阻挡不了他的步伐。

  比起吃苦受累来,让志愿者们如鲠在喉的是一些居民的不理解。耿大爷坦言,刚开始试点垃圾分类的时候,很多居民明确表示反对,有一位男子甚至故意把混在一起的垃圾,当着志愿者的面乱扔。“我和他理论,周围很多人反而帮着乱扔垃圾的人,认为垃圾分类就是走形式。”今年7月,在虹口区密云路一小区,志愿者赵阿姨在指导垃圾分类时,只因为居民不愿意干湿分类,她被居民掐脖子至晕厥。事发后,赵阿姨在医院呆了一天,回家休息了两天,就再次回到工作岗位。虽然心有余悸,但赵阿姨表示,只要小区需要志愿者,自己还会坚持从事垃圾分类工作。

  让耿大爷、赵阿姨等志愿者们欣慰的是,随着垃圾分类的宣传渐渐深入人心,居民的态度开始转变;尤其看到志愿者风雨无阻、起早摸黑为垃圾分类辛劳,很多人都对志愿者表示,“你们也不容易,也是希望我们的环境变好。”还有居民主动为志愿者送上慰问金,虽然做法有待商榷,但说明垃圾分类的理念已经润物细无声,渐渐成为居民的生活习惯;垃圾分类志愿者的无私付出,也终有回报。

  7月24日,上海发布2019年4-6月各区及各街镇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评测结果显示,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实效较2018年有明显提高,从2018年全年约15%上升到 6月底的32.5%。经过大量宣传与实践,有的小区居民已能做到100%参与垃圾源头分类,分类准确率达98%以上。许多小区垃圾分类玩转出新时尚,各种“破袋神器”“分类小妙招”让人拍案叫绝。“垃圾分类”旋风席卷全城,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效果初显:居民家里的垃圾桶多了,垃圾箱房变整洁了,高科技产品也用上了,就连来沪游客也初步知晓如何分类了……

  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成绩背后,是上海市民践行垃圾分类理念的转变;也是垃圾分类志愿者愚公移山精神的展现。2010年上海世博会落幕多年后,人们仍对“小白菜”们记忆犹新;那一抹白绿相间的青春色彩,曾令这片土地“绿意盎然”,成为世博会留下的一笔精神财富。如果说世博会升华了上海这座城市,而难以计数的世博志愿者铸就的“精神雕塑”,则感动了整座城市。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曾评价说,志愿者工作是上海世博会的一大亮点,体现了上海和上海人民对成功举办世博会所做出的贡献。

  垃圾分类工作看上去琐碎、繁杂,同样是对上海城市精神的又一次考量。“如果说海纳百川是上海一贯的文化特点,追求卓越是上海的一种文化本质,那么开明睿智本身是一种态度,大气谦和是一种胸襟,这样才能进一步海纳百川,进一步追求卓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城市精神的一段阐述。

  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大都市,对卓越的追求,永无止境;只有精益求精、关注细节,才能不断提高城市的品质和魅力。而城市精神的提升,离不开这群“耿”得可爱的志愿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bilibili祝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专版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阳光天地(278期)
   第A12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3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垃圾分类的“梗”和“耿”
抓生态就是促发展 严整改才能见实效
新民晚报要闻A03垃圾分类的“梗”和“耿” 2019-08-02 2 2019年08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