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文在寅当天召开紧急会议,警告日方“一切后果自负”。
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意味着两国贸易摩擦升级。日韩贸易摩擦发端于历史问题,随着摩擦升级,两国矛盾将进一步恶化,未来有可能扩大到安保领域,并对美日韩军事合作和朝鲜半岛局势产生影响。
首个国家被除名
日本内阁2日上午开会,修改《出口贸易管理令》,把韩国从简化出口审批手续的贸易对象、即所谓“白色国家”中剔除。
这份清单上先前有27个国家,包括美国和英国。这些国家被日本政府视为安全层面友好国家,从日本企业进口可能军民两用的物品和技术时,获得出口审批便利待遇。韩国2004年被列入这一清单,是唯一“上榜”的亚洲国家,如今却成为第一个遭除名的国家。
日本政府7月初把3种半导体产业原材料列为对韩出口管制对象,同时启动把韩国从“白色国家”除名程序,公开征求意见。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2日说,收到超过4万份意见,95%以上支持把韩国排除在外。
日方以国家安全和两国关系严重受损为由,决定对韩方采取上述措施。韩方认定遭日方报复,原因是韩国法院先前裁定,多家日本企业必须就日本殖民朝鲜半岛时期强征劳工赔偿受害者。
以牙还牙不让步
韩联社报道,失去“白色国家”地位,意味着韩国从日本进口食品和木材以外的产品时,每一种产品都可能需要获得日本政府审批,日本政府可以按照主观判断,随时叫停出口。日本《读卖新闻》报道,即使是汽车使用的螺丝,也可能成为审批对象。
分析人士指出,相比之前对三种半导体行业原材料的出口管控,日方此次的除名措施对韩方的影响要大得多,管控对象的种类将增加到1100余项,而这还只是属于“战略物资”的部分。
韩国对外经济研究院1日发布的报告称,包括非战略物资在内,受到出口限制的对象种类或达6000余项,其中去年有过实际交易的约4000项,交易规模超314亿美元,占去年韩国从日进口总额的57.7%。
韩国总统文在寅2日下午召开紧急国务会议,以严厉措辞批评日方的做法。文在寅说,日方举措违反国际法和自由贸易原则,“明显意在损害韩国经济”。
文在寅说,日方举措“极大损害”两国多年培养的经贸和友好关系,是对韩日关系发展的“极大挑衅”。他说:“日本是经济大国,但如果损害韩国经济,韩方有相应的应对方案……将根据日本政府的措施,分阶段加大应对力度。”文在寅说:“形势恶化的责任在日方。我明确警告,日本政府应就今后发生的一切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韩国副总理长官洪楠基稍后宣布,韩方将把日方从可信贸易伙伴“白色清单”中除名,同时将加速向世贸组织起诉日方出口管制。
关系降温到“冰点”
不愿公开姓名的韩国外交部前官员说,韩日关系眼下的“最低点”与先前的“最低点”有“质的不同”,韩日伙伴关系“已经脱轨”。
韩联社撰文称,韩日关系陷入无法挽回的状态,正降温至1965年建交以来的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认为,日方此举恐将进一步激起韩国国内的反日情绪,两国间的历史、领土等矛盾也将愈加难解。 惠晓霜 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