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话题/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男篮人才培养走出新模式
~~~上海男篮人才培养走出新模式
~~~上海男篮人才培养走出新模式
     
2019年08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组队一年为何就能打进四强
上海男篮人才培养走出新模式
李元春
■上海队(红色球衣)在二青会U16男篮体校组获得第四名
  昨天下午,上海U16男篮结束青运会最后一场比赛,最终获得体校组第四名的好成绩。众所周知,过去上海男篮一直后备力量薄弱,为何此次青运会上却异军突起?佳绩背后,其实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体现:传统体校和社会力量合作,二者从抱团取暖到强强联合,合作互惠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一次合作

  时间回到2017年5月25日,那一天,上海李秋平青少年篮球发展运动中心在位于水电路的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俗称市少体)内揭牌。合作双方,一方是李秋平成立的青少年篮球发展运动中心,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另一方,是上海市少体校,属于传统公办体校。两方合作,为的是探索出一条共同培养上海篮球优秀后备人才的新路径,用李秋平的话说,既是抱团取暖,也是强强联合。

  在合作之前,双方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作为少体校来说,优势是可以解决学员的教育、学生户口、食宿、训练场地等问题,但是限于种种客观原因,缺乏高水平教练人才和锻炼机会;相反,李秋平青少年篮球发展运动中心可以聘请高水平外教,也可以提供国外拉练和打比赛等机会,但是在学员教育、户口、训练场地等方面,却有所掣肘。

  在上海体育局指导和支持下,双方两年前开始合作,一年多以前合力组建队伍备战青运会,结果现在一举杀入前四名。这期间,上海李秋平青少年篮球发展运动中心为这支球队配备了高水平外教,并且两次送队伍去篮球强国塞尔维亚长时间拉练,帮助孩子们快速提高技战术能力。青运会半决赛赶到现场督战的李秋平对记者表示:“只得到第四名,可以说是没打好,这支队伍本来可以拿到奖牌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组队一年多能打到现在这个成绩,也证明我们的思路是对的,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挖掘和培养更多的上海篮球后备人才,我们必须要坚持下去。”

  一次尝试

  早在20年前,李秋平就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篮球俱乐部,最终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篮球培训机构之一。但是以前他的俱乐部主要以普及篮球运动为主,并没有直接和上海男篮的梯队建设挂钩,不是他不想做,而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从篮球后备人才来说,上海不是一点儿资源也没有,过去也有不错的苗子。但是大家都知道,上海小孩的家长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走上大学这条路,很少有人想让自己的孩子直接进专业队,所以只从上海一个地方选材的话,好的苗子确实很少。”

  其实其他省市的CBA俱乐部选材早就瞄准全国范围,但是上海男篮过去却很少能从其他省市挖到好的苗子,其中一大难题就是如何解决户口。两年前和市少体的合作,清除了李秋平的后顾之忧,事实证明,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市少体有户口指标,只要外地有出色的苗子,那么就可以挖过来,再利用上海李秋平青少年篮球发展运动中心的技术资源来培养,学员来上海后有了学生户口,以后哪怕打不出来也可以在上海考大学,一条良性培养之路就此建成。

  这次青运会,上海U16男篮也涌现出两个不错的苗子,分别是赵森和于增淼,连李秋平都非常看好两人的发展前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青运会只是一次锻炼机会,我们的目标是把他们培养输送到职业队。”李秋平说,未来他和市少体的合作共建模式还要继续扩大,“我当年也是从市少体出来的,也希望今后和市少体加深合作,把上海篮球的青训工作搞上去。”

  特派记者 李元春

  (本报太原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充分准备 有效防御 台风利奇马
   第A03版:充分准备 有效防御 台风利奇马
   第A04版:充分准备 有效防御 台风利奇马
   第A05版:充分准备 有效防御 台风利奇马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话题/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新民财经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20版:家庭理财/新民财经
   第A21版:金色池塘
   第A2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组队一年为何就能打进四强
“小刘炜”磨炼中
广东获四奖牌 东道主喜摘金
新民晚报话题/文体汇A12组队一年为何就能打进四强 2019-08-10 2 2019年08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