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资源再度鲜活
为给去年11月启动的“世博演艺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打头阵,美琪梳理了曾经参与世博演艺的世界名团名家,按照“原创、首演、中国元素”的标准,挑选经典演出影像资料。活动启动以来,柏林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马林斯基剧院3D高清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谭盾歌剧《秦始皇》等一系列世界名家名团的高清影像在美琪大戏院放映,每月一次与世博记忆相拥,365天不落幕的艺博会初现品牌效应。
在24小时电影院、深夜书房、博物馆奇妙夜等活动中逐渐点亮的夜色里,“世博演艺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通过太阳马戏《O秀》等高清影像展映内容,丰富着上海城市夜间经济的文化内涵。在剧院方厅举行的小规模放映,均可通过文化云免费预约,剧场内80元和100元的公益票价放映,也有相当一部分为免费预约票。剧院还邀请演出组织者、参与者和艺术评论家等作为嘉宾,在映前、映后进行导赏和解读,上座率高达93%,这些曾活跃在世博舞台上的经典艺术资源再度鲜活起来。
掀开一角资源整合
太阳马戏和上海世博会有着不解之缘。2007年,太阳马戏巡演秀《神秘人(QUIDAM)》第一次来中国,成为当年迎2010上海世博会倒计时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一演就是70多场。世博会期间,太阳马戏再次受邀来到中国,成了当时加拿大馆的主角。
太阳马戏此次提供的《O秀》片源,是在拉斯维加斯驻场酒店360度拍摄的,只为当地未能购买到演出票的观众进行放映。因为与上海的多年合作基础,这部影像作品首次来到拉斯维加斯以外的城市,免费授权给美琪。此前放映过的其他高清影像,也大多通过上海世博集团、上海文广演艺有限集团、上海国际艺术节等渠道购买版权。
观众常常在美琪先睹为快,然后才会在其他放映场所或城市见到这部作品。可以说,各国的优秀演艺团体在世博会期间来到上海,让上海形成了最全的国际演艺资源数据库,也汇聚锻炼了一批既熟悉文化又懂运营管理、还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文化演艺人才队伍。
改造场馆延续记忆
世博期间使用的33处演出活动场馆与场地,其中一部分经过专业改造正重新开发,塑造为延续世博记忆的重要承载区、集中体验区和生态实践区。例如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馆,拥有一片旧厂房改建而成的风格多样的建筑群,成为众多时尚品牌活动聚集地。超过70个国内外高端品牌在此举办发布会,各类时尚走秀、专业论坛及文化交流活动不断。
世博公园西南侧的宝钢大舞台更名为世博大舞台后,正在打造成以2个室内剧场和1个多功能互动空间为核心的大型演艺场馆。明年4月30日,与宋城集团合作,度身定制的驻场演出《上海千古情》将首演,20万平方米的原“庆典广场”也将修缮更新为可容纳2万多名观众的大型演出场地。
更多围绕世博打造的全域旅游产品正在孵化中,上海的“后世博”时期,我们还有很多精彩可以期待。
本报记者 赵玥
马上评
演出也有文脉
朱光
城市肌理和历史文脉,不仅存在于一条条小马路、一幢幢老建筑之中,也存在于一出出体现城市发展进程、人们美好生活追求的演出剧目里,更留存于似乎转瞬即逝,其实应该被人铭记的全城盛大文化活动之中。
无论是“文艺四季歌”——上海在一年四季中举办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以及即将于下周启幕的上海书展、金秋时节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还是曾经汇聚全球各国艺术名家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相关文化活动,乃至正在打造的“演艺大世界”,流动的演出,带来的美好回忆,依然是城市文化发展进程中,相当重要的DNA。
加拿大太阳马戏本身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因而有一条自己剧目的进阶时间线。例如,2007年首次抵沪的《神秘人》开创了亚洲首秀。此次即将上映的高清影像《O秀》则是其在水中飞舞,甚至有反重力表演的代表作。还有一批从世博会“孵化”出来的艺术新项目,至今引人瞩目。这其中包括世界音乐季——汇聚了全球各国各民族的世界音乐,在古典或流行之外,开辟了第三个大舞台,让上海市民与全球各民族演艺活动面对面……
演出活动,也是城市文化的刻度。随着时光流逝,刻度累积,自然也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