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育“洼地”状况
“老李校”去年9月正式退休,此前他是桃浦教育联合体的负责人。“但是,老李校根本闲不下来,即便退休了,也每周都要到学校转转。”桃浦中学现任校长夏青听闻老李校过世的消息人一下子蒙了:“上周五台风‘利奇马’来之前,我还在学校和他碰过头,交流总结了一下今年桃浦联合体青少年‘暑期科普夏令营’的项目。他还特意关照,台风要来了,学校做好防台准备。”
和李金龙共事二十余年,夏青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如今早已独当一面。她说,桃浦镇地处普陀、嘉定、宝山三区交界,位于中心城区的西北角,人口构成主要分为三类:本地农转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和拆迁安置居民,先天教育资源没有太大优势,甚至一度被周边居民视为教育的“洼地”,有条件的家长纷纷选择送孩子“外逃”到中心城区,这种现象被戏称为“孔雀东南飞”。“但这样的窘迫境地如今大为改观,桃浦中学也从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完中,变成第二批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项目校。这其中,老李校可谓功不可没。”
2008年桃浦教育联合体成立,李金龙被大家一致推为联合体的负责人。和别的“强校带弱校”的教育集团相比,桃浦联合体整体底子薄,但是却做到了“抱团取暖”。有着教育情怀的李金龙和一群校长,硬是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联合体“拆除围墙”,18所成员学校共享区域内的人力、物质、信息等,一起进步。于是,“凤凰”们开始“北归”。现如今,大部分骨干教师也愿意留下为桃浦教育出力,越来越多的桃浦生源留在了“家门口的学校”,从2008年不足50%的本地生源入学率到2016年超过95%的新生选择了就近入学。6年前,李金龙卸任桃浦中学校长后,专心致志地当起桃浦教育联合体的负责人。
十年接送万名学生
李金龙荣誉无数,曾两度获得上海市园丁奖,2011年又高票当选上海教育年度十大人物。也正是他,从1998年调任桃浦中学校长后,连续10多年亲自给学生当起了“司机”。在那10年间,搭他车上学的学生超过一万多人次。“当时的桃浦中学地处城乡接合部,交通很是不便,不少师生上下学都要倒几部车。因此,镇政府给‘老李校’配了一部车,方便他出行。但是,他却把车拿出来接送学生上下学。”夏青说,只要看到身穿学校校服的学生在赶路,“老李校”就会“忍不住”地把车靠上去。一开始,他只是送一两名学生,再到后来,“校长司机”变成了习惯,每天6时就“绕路”出门接送学生,这一来一去就是十多年。当年曾经搭乘过老李校“幸福快车”的学生们,亲昵地称李金龙为“马路天使”。
其实,和学生有关的事,从来都是李金龙心头的大事。当校长10多年,他每天早晚都要巡视一遍校园,看看哪片草坪要修剪了、哪个班级桌椅坏了、哪些教具需要更换了。每年开学,他都会带头发动老师“开学一日捐”,资助贫困学生,学校也从不多的办学经费中省下一部分设立了校长基金,为困难学生提供免费校服和午餐。兼任教育联合体负责人后,他更是四处奔波、动足脑筋,为每个孩子创造充分发展的机会。“为了孩子而忙碌一生,老李校的时间表上,从来没有寒暑假和双休日。”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