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不再重复战争”
令和时代首次“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15日在东京武道馆举行,德仁天皇和雅子皇后、首相安倍晋三、国会两院议长以及战争遗属代表等6500多人出席。
这是德仁天皇首次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场合发表讲话。在2015年日本战败70周年讲话中,当时的明仁天皇特意增加了“深刻反省”的字眼,并在此后一直沿用,被视为天皇对日本社会右倾和支持修宪势力的警告。
德仁天皇当天在讲话中表示:“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思考和平岁月,回顾过去,在深刻反省的基础上,希望不再重复战争的惨祸。”这表明,德仁天皇不仅全盘继承了明仁天皇的态度,而且更加强调了“深刻反省”与“不再重复战争”之间的关系。
相比之下,安倍的态度则暧昧得多。虽然安倍及内阁成员没有在当天参拜靖国神社,但安倍政府在历史问题上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退步。首先,安倍在讲话中仅表示“铭记历史教训”,与往年“要谦虚地面对历史”相比省去了“谦虚”。其次,安倍没有提及对亚洲国家的“加害责任”,也仍旧没有对遭受日本殖民统治和侵略的亚洲各国道歉。最后,安倍连续7年向靖国神社献上“玉串料”(祭祀费)。
韩国社会反日浪潮
韩国总统文在寅15日在光复节演讲中说:“因为我们不够强大,祖国处于分裂状态,所以没能建成‘谁都无法动摇的国家’。”
素来“悲情文化”色彩浓厚的韩国民众显然明白总统所指为何。当天首尔街头再次爆发针对日本的大规模集会,数百人高呼“安倍停止经济报复,日本应按照韩国最高法院判决赔偿”。在去年对日本三菱公司诉讼中胜诉的89岁前二战劳工梁锦德呼吁:“我的心愿是在死前可以听到安倍一句道歉的话。”
这仅是日韩关系恶化背景下韩国社会反日浪潮的一幕。近段时间以来,当年反抗日本统治的韩国临时政府所在的上海,持续成为韩国游客热门目的地。平时每天约有700人次,但最近动辄超过1000人。初中历史教师说:“韩国在临时政府成立百年之际遭到日本第二次(经济)侵略,希望韩国这次能打赢。”
日韩关系缓和不易
这位历史教师的呼声很可能代表了当前韩国大多数人的心态。在他们看来,日本对韩国经济痛下杀手,无异于又一次偷袭和侵略。
对深陷经济困境导致支持率下跌的文在寅政府来说,让日本解除出口限制是最行之有效的做法。因此,尽管寻求和解屡屡碰壁,文在寅在光复节讲话中依然相当克制,没有在历史问题上指责日本。他表示,中日韩将相继举办奥运会,这是“东亚巩固友好与合作基础、实现共同繁荣的绝好机会”,表现出不鼓励韩国国内“抵制东京奥运会”声音的态度。
不过,日韩关系短期内恢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日本国内“贬韩”“辱韩”的声音不断刺激韩国,二战韩国受害者的哭诉也在加深韩国人心头的烙印,遑论因日本打压被韩国视为民族骄傲的电子工业而产生的屈辱感。
民意的激烈对抗也影响了政府间的缓和努力。日韩两国外交部官员原准备本周在第三国低调会晤,但消息曝光后,迫于舆论压力,双方最终取消会晤。
本报记者 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