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翌晟)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今天进行第六轮投票,产生了5部获奖作品。
梁晓声所著《人世间》(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11月)位列得票榜首,接下来的是《牵风记》(徐怀中,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2月)《北上》(徐则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年12月)《主角》(陈彦,作家出版社,2018年1月)《应物兄》(李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2月)。
此次茅盾奖共60位评委,评委之一杨扬认为,5部获奖作品体现了4年来文坛长篇小说思想艺术上的创作特色。一方面老作家依然笔耕不辍,徐怀中从1962年就开始起草这部小说,一直延续到现在,体现老一辈作家向文学致敬的精神。青年作家李洱的《应物兄》,以知识分子作为主人公,但是又超越了大学知识分子的认识,这是十多年来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迈出了新世纪小说探索的有力一步。从这种百科全书式的追求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李洱在生物学、历史学、古典学、语言学、艺术学、医学乃至堪舆风水、流行文化等领域,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其所积累和触碰到的知识量堪称浩瀚。70后作家徐则臣的《北上》容纳了多种写作的要素,揭示了长篇小说探索的程度。梁晓声的作品呈现了理想主义的热情,保持着自己的写作特色。
茅盾文学奖现在每4年评选一次,凡在评选年度内公开发表与出版,能体现长篇小说完整艺术构思与创作要求、字数13万以上的作品,均可参加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