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1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虹桥迎宾馆
初尝秋味
若丹 陈骏 阿猫
  意无涯

  开水白菜乃川菜经典名菜,是国宴上的大菜。要将此菜做到位,掰掰手指头,整个华夏有几人?而黄欣不仅做好,还要有所改良,难怪厨界封他为“万宝全书”。

  这个名头不好顶,理论、实践样样不能少,还要有极丰富的见识。于是,“做功课”成了他的常态。努力和付出终得回报,近年来,他拿奖无数,获得了无数的头衔,受到了无数领导和外宾的称赞。他依然定力十足:“我的根在厨房。”

  若丹

  申之魅

  如果说厨师是将食材变成“色香味俱全”的人,那么虹桥迎宾馆的主厨黄欣,则是那个将食材变成“艺术品”的人。在这里你能尝到国宴名菜,也能尝到坊间经典菜肴,经过他的手最终都像艺术品般呈现在食客面前。

  立秋已过,迎来全年食材最丰沛的季节,海鲜开捕上市,瓜果也相应成熟。虹桥迎宾馆根据时令推出了一系列秋季菜肴,爱吃的饕客们可以来此品尝一下秋天的味道。 

  开水松茸

  开水白菜是一道国宴名菜,不少外国宾客为之震惊,看似清澈见底的一碗“开水”,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滋味。在虹桥迎宾馆你可以尝到国宴级别的开水松茸,这里的开水是指清澈见底的清汤。

  “开水”的制作极其讲究,要用上等的老鸡、排骨、火腿等食材慢慢熬煮,精华全部融于一锅汤中,紧接着将鸡胸肉斩成鸡蓉,将鸡蓉放入锅中顺着一个方向缓缓搅拌,炖煮的同时鸡蓉逐渐凝结成块,高汤中的杂质被吸附干净,经过滤清的高汤像清澈见底的“开水”,表层几无浮油格外清爽。

  秋天是松茸长成的季节,积蓄了能量的松茸菇体肥大,将“开水”冲入切片的松茸,松茸的香气分子瞬间被激活,天然香气直冲鼻腔,唾液不禁加速分泌。喝上一口“开水”,味蕾极鲜,却不感觉油腻,格外醇厚。松茸入口肉质细嫩、香味馥郁,一时间香、鲜、嫩汇聚在一起,值得好好回味一阵。

  御九鼎

  “九”在中国文化中有着至尊的意思,虹桥迎宾馆的一道御九鼎菜如其名,征服了一大批挑剔食客。选用羊肚菌、鲍鱼、花胶、鹿筋、辽参、裙边等一众顶级食材,最后冬瓜改刀酿入干贝同煮。这道菜最考验厨师技巧的是如何控制食材的成熟度,毕竟食材众多各不相同,如何保证烹饪出锅时各食材都在最佳的口感和状态,而这些根本没有难住身经百战的国宴大厨们。

  端上桌的御九鼎呈现淡淡的褐色,泛着极亮的光泽,酱汁包裹着每一样食材,由于原材料富含胶原蛋白,所以轻轻吹一下,表面便有了一层淡淡的褶皱。羊肚菌吸满了汤汁在口中一下子爆开,满嘴鲜甜;花胶特别肥厚,能够感觉到胶原蛋白在口中的流动;牙齿切开鲍鱼纤维的瞬间相当过瘾;辽参更是煮得入口软糯但不乏韧劲。最后吃冬瓜酿干贝最好不过:冬瓜的纤维处于似断非断的绝佳状态,入口绵软却将冬瓜的清新完整保留,干贝的淡淡鲜味为整道菜作最后的谢幕。

  这道菜入口不腻,食材都被提升到最佳的口感和味道,一盅下肚,感觉身体能量满满,哪怕三日不食荤也愿意。

  糟骨头蒸鲳鱼

  经过几个月的禁捕,初秋的海鲜越发肥美,一道糟骨头蒸鲳鱼,将这种美好完全体现了出来。糟骨头是浙江沿海地区的风味土产,将猪软骨剁碎后加入酒糟等制作而成,酒香浓郁咸中带甜。 

  虹桥迎宾馆选用特大黑鲳鱼,在鱼肉上加入糟骨头一同蒸制。空气中弥漫着糟骨头的淡淡酒香与鲳鱼特有的海鱼香气。

  糟骨头咸甜混杂,酒香沁入猪软骨中,如小拇指般大小的糟骨头越吃越香,咯吱咯吱越嚼越有味道。吃完糟骨头,接着品鲳鱼再适合不过,糟骨头的香味自上而下的流入了鱼肉之中,鲳鱼肉质本就鲜嫩,有了糟骨头卤汁的滋润,鲜嫩中透着淡淡的酒香,入口多了一份淡淡甜味,正是在这种融合之下鲜味越发突出。 陈骏

  厨之神

  黄欣 中国烹饪大师

  虹桥迎宾馆行政总厨

  入行30余年,精通本帮菜、淮扬菜、粤菜。夺得第三届、第四届全国烹饪大赛“金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并获得了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国际评委证”。

  黄欣祖籍山东,父母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工作,受父母的影响黄欣从小就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专注度,练就了超于常人的知识面与记忆力。与黄欣谈吃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基本上你说到的各地美食他都知晓,甚至能够精准到哪条路上的哪家店,甚至这家店的老板姓啥叫啥,原材料的产地及烹饪方法也都了然于心,与他聊天就仿佛在听一名美食教授在上课,烹饪菜肴的画面历历在目。

  正是出于做事的高度认真,他从烹饪学校毕业进入虹桥迎宾馆工作就迅速成长,不少品尝过他手艺的中外国家元首都跷起了大拇指。他说,为世界各地的元首烧菜,那么做功课一定是少不了的,既要考虑到各国的风俗习惯,又要通过不断地沟通了解他们的个人口味,抓住细节,厨师除了有一双巧手,更要有一颗匠心。 阿猫

  老上海冰糕

  在民间有“过了立秋,还有十八只秋老虎”的说法,表明立秋过后暑热未散,天气仍旧十分炎热。在空调尚未普及的时代,一小盒冰糕成为人们最大的消暑慰藉。

  说到冰糕,现在很多年轻人有些陌生。冰糕看似冰激凌,入口却如奶油一样丝滑,被称为海派“冰激凌”。用不锈钢小调羹一点点舀着吃的画面历历在目,虹桥迎宾馆就重现了这款经典的老上海冰糕。

  虹桥迎宾馆用的是最传统的方法,先将蛋清经过反复打发成蛋泡后加入鲜奶油和核桃等搅拌,继而分装冷冻。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糕,看上去异常硬质,呈现淡黄色,果仁都嵌在冰糕内。上海老饕知道,要吃冰糕黄金状态,最好先将冰糕在室温下放上几分钟,让冰糕表面略微融化,再送入口中,这时候的冰糕早已“服软”,口感正好。相较于市场上的冰糕吃在口中会有些许冰碴儿,虹桥迎宾馆的冰糕吃在口中如丝绸般细腻,奶香更是不断地往外涌,越往中间越冰,越忍不住想挖一大勺塞入口中。冰糕中有大颗的核桃和瓜子仁,坚果的脂香透了出来,这是种让人无法拒绝的味道。

  如今各色冰激凌及奶制饮品风靡市场,但品尝起这道老上海冰糕,更多了几分回味。

  荐好吃

  虹桥迎宾馆

  虹桥路1591号

  62198855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祝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专版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虹桥迎宾馆 初尝秋味
新民晚报夜上海A19虹桥迎宾馆
初尝秋味
2019-08-16 2 2019年08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