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路
增车60%成为骨干线
今晚,我们先送别共和新路上的两条公交线路。
第一条是253路。它仅在早晚高峰运营,与95路的复线率高达85%;它途经多段南北高架,早期车速明显优于地面车辆,但近些年来,随着高架早晚拥堵成为“日常”,不再具有速度优势。今天的末班车结束运营后,253路将被撤销,与95路归并。全新的95路,全长从15公里延长至20.5公里,成为第一条纵贯上海南北方向最主要地面通道的公交线路。北端终点站从呼兰路通河路西移约1公里,到呼兰路共和新路;南端终点站则向南延伸数公里,从上海火车站南广场搬到卢浦大桥枢纽站。
明天起,95路不再经过上海火车站。部分市民乘客将调整习惯的出行方式,牺牲些许个人便利。换回的,可能是线网配置更合理、资源重复更少、公交运营效率提高,乃至交通拥堵有所缓解。本次线路调整的主要设计者、巴士五公司的郑世荣介绍,95路将成为共和新路的骨干线路。配车从22辆增至35辆,增幅约60%,高峰时段发车间隔从5-8分钟缩至4.5-5分钟;其他时段从10-15分钟缩到8-12分钟。“延至卢浦大桥后,可换乘更多轨交。此外,还能在成都北路延安东路附近与中运量就近换乘。”
46路
告别全程车 “区间”作辅线
即将告别的第二条公交线,是46路,往返于共和新路呼兰路和人民广场之间。它与95路的复线率同样较高,达到67%,且客流流向基本相同。今晚,它也将被撤销,与“46路区间”归并,成为全新的46路,沿用“46路区间”的走向——北起岭南路保德路,南至人民广场。全长12.65公里,不变;配车24辆,不变。如今的46路,已获全新定位:共和新路“一路一骨干”的辅线。与全程车相比,南段保留了约7公里(从保德路共和新路到中兴路共和新路),路线基本与95路重合,且可在多个站点同站换乘,分担一部分客流,发挥骨干线的辅助作用。全程车的配车和人员,在线路撤销后,大部分将转移到95路。北段则缩短了三四公里(从呼兰路共和新路到保德路共和新路),减少与95路的重复率。
“住在彭浦新村以北的不少居民,本来习惯坐46路去人民广场的,从明天起要多一次公交换乘,先就近乘坐95路,再同站换46路;或改乘地铁1号线。”郑世荣补充说,“其中,住在通河路共江路附近的市民乘坐95路,还要多走200米到400米。”
巴士五公司总经理周建平透露,共和新路的“一路一骨干”调整方案还将进一步优化,搭配骨干线、辅线、接驳线等多种形式,最终形成“鱼骨状”公交线网结构。
首席记者 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