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健康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2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肿瘤免疫治疗迎来中国“智造”
马兴彦
  从研发获批到临床运用,肿瘤免疫治疗一路走来备受关注。眼下,有三大瓶颈亟待寻求突破:精准确定适用患者人群;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实现“1+1>2”的效应;解决和处理耐药问题,耐药性的发生,可能的来源包括肿瘤细胞内的内源性因子和肿瘤微环境的外源性因子等。

  在肿瘤医学学术研讨会上,肿瘤免疫治疗已不再是新鲜话题,但是既往讨论的PD-1/PD-L1抑制剂都是外资药企的原研药品,终于,中国人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迎来上市。日前,在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恒瑞免疫高峰对话论坛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指出,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上市,标志着国产PD-1抑制剂原研药的成熟化与市场化,对中国癌症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推动与引领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癌的II期研究于2018年登顶ESMO口头报告专场;其治疗食管癌的III期研究显著提升总生存率,超越该领域现有二线化疗方案。令人骄傲的是,2019年1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一线治疗肝癌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同步展开,这是国内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首次开展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

  肿瘤免疫治疗在各个瘤种的应用还在不断探索中,有些问题需引起医患双方高度重视。李进教授指出,首先,肿瘤细胞可采用多种方式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研究肿瘤微环境,有助于科研人员判断哪些免疫抑制通路处于激活状态,降低了抗肿瘤的免疫活性。其次,由于PD-1单抗的延迟效应,临床上需重视肿瘤进展后的后续观察,区分超进展与假进展,目前认为肿瘤的生长速度是关键的评价指标。另外,免疫治疗可以和多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包括放疗、化疗、靶向药物等,尤其是VEGF/VEGFR这一靶点,关于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探索至关重要。

  肿瘤免疫治疗像行驶中的汽车,要想开在正轨上,顺利抵达治疗终点,离不开三大必备要素:“发动机”(药物)“方向盘”(适用人群)“踩刹车”(不良反应全程管理)。“发动机”,即经循证医学证明有效安全的药物;“方向盘”,通过生物标记物确认找到适宜患者,生物标记物也是精准免疫治疗的基础;“踩刹车”,联合治疗是肿瘤治疗的趋势,免疫治疗往往需要与放化疗、靶向治疗等联合运用,效果显著,同时毒性反应往往多于单药治疗,因此针对不良反应的管理必需贯穿治疗全程,实现及时调整安全用药。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家人的支持、病友的鼓励、社会的关注都将增强他们对抗病魔的信心。为了帮助肿瘤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传播患者勇于抗癌的故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与《人间世》栏目组共同发起制作患者纪录片《云端微光》。        马兴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祝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阳光天地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健康园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破解青少年正畸
肿瘤免疫治疗迎来中国“智造”
抗击卵巢癌不言败 聚力共筑关爱防线
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 接种疫苗最有效
扫一扫
新民晚报健康园A23肿瘤免疫治疗迎来中国“智造” 2019-08-26 2 2019年08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