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9月0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在手中
根在金山
冯强
李林根在工作中
毛严根在实验室
徐林根和患者
  冯强  

  编者按>>>

  能工巧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己行业称得上“痴迷”,这痴迷,是热爱,是投入,是刻苦钻研的不懈意志,最后,痴迷化成了创造性的研究硕果。金山区的几位巧匠,名字中正好都有个“根”字,仿佛为一生命名——踏踏实实去干!

  金山区有很多能工巧匠,有意思的是,其中几位的名字,都含有一个“根”字,被媒体称为巧匠在金山,“根”也在金山。他们技艺高超,业绩卓著,在区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都已被命名为上海工匠或金山工匠。

  炼酒之“根”

  毛严根是国字号高级品酒师,他的味蕾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不过,他有一句名言:“酒好不好,不是专家说了算,而是消费者说了算”。为了研发出让消费者满意的新产品,毛严根带领创新团队几乎跑遍上海各区,无论刮风下雨下雪,每天驻扎在小店,与消费者一起品评黄酒,探讨大家最喜爱的口感。他白天跑市场收集信息,晚上归类分析,就这样持续了整个冬天。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发现,上海人喜欢富含香味的黄酒。于是,毛严根试验将甘草放入其中,经过很多次比试,觉得口味不错,酒色中看,特别是酒的营养值增加了。想不到甘草入酒后容易氧化,在一定温度下,会使酒变得浑浊。这一花费几个月、眼看就要成功的配方只得放弃。在特型酒中置放话梅,放什么地方出产的话梅,这又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难题。寻寻觅觅总算找到了广东出产的话梅,比较符合大家口味。进入正式生产阶段后,毛严根仍不放弃寻找更符合配方要求的话梅。又是几个月奔波和数十次试验,终于在余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话梅,并协助建立起规范的生产基地,定制产品。微甜的罗汉果有清喉作用,假如能加入特型酒,也一定会获得消费者喜爱。以此为目标,毛严根与他的技术团队又一次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认证,仅仅一项汁液提取工艺,就花去了两个多月的实验时间。就此,他们还找到了不让罗汉果汁改变酒色的独门技术。

  为了获得诸如此类的独门技术,在品酒工作室里,十多个在灯光下闪烁着琥珀色光泽的高脚酒杯摆在桌上,毛严根看一眼编号,端起一个酒杯,先是轻轻晃动一下,然后凑近闻一闻,再慢慢将一小口抿在嘴里,过几秒钟,吐到专用水池里,然后在一张记录纸上,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评语。而成百上千次这样的“望、闻、尝”,才能品出毫厘间的差异,对毛严根来说,这付出的还只是“起步费”。更耗费的是漫长而枯燥的寻找配方的时间和精力,从接受任务,到生产出第一代特型上海老酒,影响整个黄酒市场,比鲜花和掌声还多的是,毛严根和他的技术团队无法计数的配方、再配方,实验、再实验,品评、再品评,直到灵光一现,配方定型。为迎接第一代特型上海老酒的诞生,毛严根经历了多达数千次的配方、实验、品评,特型酒就是在这样艰辛的探索中横空出世的。或许能这样比喻,就像神话中“女娲炼五色石补天”那样,毛严根与他的团队竭尽全力、炼成了石库门上海老酒这一“五色石”,终于让一个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企业,在极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毛严根像艺术家那样,30年潜心一线,醉心研发,默默锤炼,先后荣获了黄酒国家一级品酒师、黄酒国家评委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而“毛严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成立,成功开发上市了20余种新产品,其中金枫牌侬好、新石库门老酒系列产品荣获“上海市食品行业优秀新产品”的称号。他还获得10多项发明专利。毛严根热爱炼酒,始终不渝。2018年10月,经权威机构上海市消保委组织专家公开测评,优选出的24款进入“进博会”的伴手礼中,标志着上海石库门老酒质量高度的石库门海上繁华系列黄酒赫然在列。现在,上海工匠毛严根,仍在思考如何打好海派黄酒这张牌,让金枫黄酒这一上海非遗更上一层楼,将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到更高水平。

  修画之“根”

  李林根是枫泾镇中洪村人。中洪村有个响当当的名称——中国农民画村。李林根打小就学农民画,培养了对绘画的感悟力。他说,自己从一个只会种田的农民,成为小有成绩的修画师,整整用了40年时间。

  上世纪80年代,李林根夫妇工作的村里的裱画厂倒闭,工人要么继续种地,要么改做其他行当。而李林根夫妇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开一家装裱店。在人们怀疑的目光中,夫妇俩开始了他们的生意。先四处打听哪里有字画爱好者,然后骑着自行车一家一家跑,承诺做不好不收钱,做坏一定赔偿。在装裱店开张的第一个星期,他们赚到了装裱字画的第一笔钱。而在与客户交谈中,常有客户提出修复古字画的要求。李林根认为这是一个巨大商机,于是决定学修古字画。“我们拜师学艺、买书研读,掌握了修画的基本要领”,开始,他们只敢接一些价值不高的画来修,后来慢慢积累起了经验和信心。

  修画是对修画者技艺、心力、艺术修养等的综合考验。在制定修补方案后,要经过洗画、揭纸、补纸、补画、装裱等过程,每一个步骤,都要心静如水、从容不迫。特别是揭纸的环节,既要避免机械外力对画作的损伤,还要避免长时间用水闷润使画作产生新的霉变,更不能让水损伤了画面的色彩。修补一幅古字画,少则十来天,长则一个多月。这么多年来,李林根修复了多少字画,已记不得了,但唯独他们曾经历的一场惊心动魄的修画过程,令他无法忘怀。那天,一位书画收藏者送来一幅古画,画作破损非常严重,发脆的纸片零零碎碎,甚至已看不清画作者。简单拼凑起来,但见画作色酣墨饱、气势磅礴。为是否承接这单生意,夫妻俩还发生了争执,原因是修好这幅画的酬金只有八千元,但如果修坏了,则要赔偿上百万。“这完全是个不平等合同,现在想来还真有点后怕。”李林根说。

  修不好赔上百万元,有几个人敢冒险?如果修坏了,倾家荡产不说,夫妇俩的事业很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但李林根还是在合同上签了字。他说:生意要发展,必须冒险,自己必须赌一次!“那个月,我们全身心投入,在修画的紧要处,不要说吃饭了,就是上厕所也要忍着,因为修画也像作画,需要一口气贯通,需要灵感和思路。”画如期修复了。在等待主人取画的那段时间里,夫妻俩诚惶诚恐,像在等待最终审判。“想不到修补得这么好,你们应被评为上海的修画状元。”见多识广的画的主人如此说。这幅画的作者是晚清著名画家吴昌硕。从此,李林根在业界名声传开了,找他们修补字画的客户络绎不绝。

  近十年来,李林根修复过刘海粟的《鲲鹏展翅九万里》、朱屹瞻的《苍鹰图》及陆俨少、吴青霞和张雪父等人合画的《清香盈海内,秋色满金山》、王个簃的《烂漫春花图》,以及唐寅的画作等。修画的最高境界是修旧如旧,这个“旧”是对中国历代绘画艺术最好的保存和传承。李林根做到了。就此,他获得了上海工匠的称号。

  回春之“根”

  一天,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里鲜红的横幅悬挂在空中,彩旗猎猎飘扬,门诊五官科更是热闹,金山区有关领导来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及沪上医院五官科权威来了,大家共同见证了金山区第一个名医工作室——“徐林根名医工作室”的揭牌仪式。

  上世纪末,市区大医院经常派医生来金山做“外援”,徐林根作为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医生来到金山。让他难忘的是,“外援”第一天就遇到了意外,院方请徐林根看一个病人,说是患了鼻窦癌。徐林根翻下戴在头上的头镜,用间接镜撑开病人鼻孔,仔细查看了一会,再结合其他症状,他坚定地说,这不是癌,但要开刀。

  这时,站在一旁的医生面面相觑,既惊讶徐林根判断迅速,又对开刀束手无策。这下轮到徐林根惊讶了,如此简单的手术竟没人敢操刀。他撸起袖子自己干,让濒临绝望的病人迎来了希望。“这是出血坏死性息肉,也叫血管瘤”。徐林根说。一周后,病理报告证实了徐林根的判断,病人家属送来了“妙手回春,华佗再世”的锦旗。

  短期“外援”结束,正当徐林根准备返回市区时,金山医院领导恳请他留下来。这让徐林根有点措手不及,而院方紧追不放。尽管在市区买了房子,女儿又在加拿大求学,但徐林根想了几个晚上,毅然决定离开市区大医院,回故里服务。

  徐林根是硕士生导师,学生李强说:“徐医生调来后,工作效率高,病人住院时间也缩短了。虽然我们工作强度加大,但学到了技术,病人高兴,我们也高兴。”当然,最忙的还要数徐林根,他看特需门诊不限号,经常要到下午一点才能吃上饭。有人看他年纪大,一开刀就要六七个小时,劝他“悠着点”。他乐呵呵地说:“我喜欢这样。”

  金山出了名医,大家口口相传,不仅金山人知道,连苏浙两省,甚至更远的人都慕名而来。一名六十岁的患者在家人陪护下,乘出租车从浙江黄岩专程前来求医。患者呼吸困难,喉咙沙哑,家属都准备好了后事。徐林根立即为患者做气管切开手术,一般一周才能出病理报告,看到病人极度危险,他与病理科联系,当场做化验,结果证实是喉癌,马上做全喉切除手术,以及双侧颈功能性淋巴清扫,平常做三次的手术一次完成,节约了一个多月疗程。这个患者出院后,带领一家人跪在徐林根面前,感谢救命之恩。

  现在有人从头镜孔里看到了病情,同时也看到金钱,但徐林根看到的只有病情,为病人所想,决不多开药。一次,门诊来了一个姓谢的农村妇女,脖子上有个巨大肿瘤,已严重压迫气管影响呼吸,可说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徐林根也从未碰到过这样的病例,经多学科会诊,决定摘除谢女士头颈上的瘤,让她重新抬起头来。那天,徐林根在手术室不吃不喝用了整整八个小时,为患者成功切除五个大小不一、各自独立的肿瘤,而手术费只有大医院的三分之一。东方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对此都作了报道,这让徐林根声名远扬。

  去年八月,黄先生体检发现脖子左侧有个不规则的肿块,在金山医院动手术后,病理报告显示是浸润性癌变组织。徐林根安慰说,我会跟其他医生一起拿出最好的治疗方案。不多久,黄先生感到肿块减小了,喉咙也慢慢光洁得跟正常人没大区别。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病人都说:徐林根不仅在医治患者的病,也在弘扬医德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4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5版:综合·国际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8版:祝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 特别报道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希腊
   第A24版:西班牙/新民海外
艺在手中 根在金山
新民晚报纪实/星期天夜光杯A20艺在手中
根在金山
2019-09-01 2 2019年09月0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