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墙而出
奇耶库尔·卡尔恩斯是拉脱维亚里加的工业区,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占领这里,由于战损坦克太多,德国人在此开设修理厂,将苏军战俘充当苦力。普斯科夫战役中被俘的苏军上尉古雷列夫,既懂技术又懂战术,他利用在工厂维修坦克电气设备的机会,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者,准备伺机越狱。
1944年4月18日18时30分许,工厂院子里空空如也,只有几个人在收尾,连警卫也忙着吃饭去了,院子里停放着几辆刚修好的虎式坦克,这可是德军王牌。突然,一辆坦克径直冲破围墙,沿里加大街向普斯科夫冲去。当时,工厂总工程师海泽尔就住在附近,听到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只见一辆虎式坦克从眼前驶过,几分钟后,街上出现第二辆虎式,朝前者开走的方向紧追。他后来明白,是厂里的战俘开着坦克跑了。
德军坦克靠着更好的加速性能,在里加火车站追上那辆被夺走的坦克,起初德国炮手想用88毫米主炮摧毁虎式,但炮弹只击伤了炮塔。苏联人很顽强,他们没有炮弹,就用车载机枪猛扫刚刚赶来的德国步兵。就这样边打边撤,到了离里加城区59公里处,苏联战俘似乎感到坦克油用光了,于是在公路上调头,冲进沼泽地里,五个人爬出坦克,一个受伤的同伴被藏到路边排水沟里,剩下的人朝森林狂奔。就在距树林只有几米远时,德军和伪警察赶到了,向他们疯狂射击,一名战俘牺牲,其余三个人躲入丛林。
与敌周旋
当地居民叶涅尔茨回忆,胆小的拉脱维亚伪警察不敢往树林里冲,而德军忙着回收坦克,吵吵嚷嚷了大半天,直到清晨才带着被遗弃的坦克回城。敌人撤走后,躲在排水沟里的伤员艰难爬出来,挪到一个农场,被一对夫妇发现。战后,农妇奥列佳透露,她在干草垛旁见到浑身是血的男子,他想要一支烟,奥列佳让女儿把烟和火柴递给他,不久,丈夫伊耶罗尼姆回来了,给伤员送去面包和水,让他饱餐一顿。到了晚上,丈夫带着伤员从一条小道奔向解放区,临行时,奥列佳给伤员换上大号套鞋,因为他的脚肿得很厉害。不幸的是,有叛徒向德军告密,导致奥列佳的丈夫和伤员都被杀害了。
再说躲进密林的那三个战俘,以古雷列夫为首,东躲西藏了11天。4月29日,他们实在饥饿难耐,便潜入斯库耶奈村,向老百姓要了点吃的,然后跋涉20公里,在沼泽旁的森林里找到一间草房,准备过夜,结果被德军察觉了。德军很快找到古雷列夫等人的藏身之处,战俘们没有屈服,他们打光所有子弹后拥抱在一起,用最后一枚手榴弹自尽。据当地村民回忆,200多名德军和伪警察在森林里打了一夜,次日清晨才出来,他们边走边抱怨:“三个饿鬼(指苏军战俘)真厉害,一个活的都没抓到。”
1959年,苏联记者重访事发地,那幢草房墙壁上布满弹痕,墙上的俄文标记“1944年4月30日”清晰可见。直到今天,这里仍是民众纪念先烈的圣地。 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