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苏歆怡也想做些什么,她把目光投向了魔方。两年前,她在家中看到它们,在尝试复原的过程中,渐渐爱上了这项运动。8月,小姑娘向爸爸苏亮提出,要通过拼魔方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要实现这个想法,前期准备可不简单,光构图就要花上一小时,后续还有分解、拼搭等工作。
一切准备就绪,苏亮昨天带着女儿来到龙华烈士陵园,这里对于他们一家来说并不陌生。“我和她妈妈都来自公安系统,也都是共产党员。”苏亮告诉记者,“爱国教育不能光靠语言。平时我们有时间就会带她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耳濡目染中,爱国的种子在孩子心中不断发芽壮大。
“我想告诉在这儿长眠的烈士,今日祖国,已经如您们所愿。”小姑娘坚定地说。将156个魔方拼成设计的图案,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儿。拼接过程中,魔方的上两层就被风吹倒过。在爸爸的帮助下,苏歆怡克服困难,终于完成了拼搭。
“爸爸妈妈很支持我。”苏歆怡说。两年来,她多次参加世界魔方协会组织的比赛,收获不小。小姑娘说,自己的空间想象力也丰富了,平时做完作业或遇到难题,也喜欢通过玩魔方来休息调节。苏亮的手机里还留着不少女儿拼出的作品:中国地图、机器猫、小猪佩奇……
在苏亮看来,女儿能坚持做一件事,就很了不起。从最初花两个小时跟着网上视频学习魔方复原,到跟着老师在3分钟内完成,最后熟能生巧将速度提升到20秒,女儿进步的点滴都让一家人感到骄傲。在世界魔方协会的排名里,10岁的苏歆怡已经来到中国女子375名。“现在,她已经开始学习盲拧魔方了呢!”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苏歆怡这两天又开始设计新的作品——拼出一个二维码,老师扫一扫,就能收到她和小伙伴的祝福了。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