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专版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9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老师不断涌现是民族的希望
  又到教师节。

  在上海,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的涌现。今年,本市教育系统有16个单位(集体)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3名教师获评全国模范教师,2名教育管理干部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26名教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3名教育管理干部获评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宋庆龄学校封莉容校长还获评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同济大学郑时龄院士获评2019全国最美教师。同时,本市评选产生10名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15名教师获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有1173名教师获上海市园丁奖,298名教师获上海市育才奖。 

  好老师爱岗敬业。他们为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全国模范教师陈明青

  让思政课变得“有血有肉”

  “做好孩子的领路人,让思政课变得‘有血有肉’,光有理论不行,还得有方法。”从教21年,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思想政治教师陈明青连续13年被学生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学校里最红的教师之一。今年3月,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陈明青作为仅有的8名代表之一,代表全国高中思政课教师,向总书记汇报情况。

  在华师大一附中,学生们最喜欢上陈明青的思政课,因为有趣有深度,更接地气。陈老师说:“你要学着了解现在学生的话语体系和原有的认知,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内容,才能让思政课变得吸引人。”电影片段情景表演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教学环节之一,学生们扮演着《建国大业》、《建党大业》里的角色,慷慨激昂地吟诵经典台词,仿佛穿越到近百年之前,感悟波澜壮阔的历史激流中。陈明青还会在课堂里融入学生们喜爱的时代元素,用《长安十二时辰》展开古代政治体系的建设,用《流浪地球》里的集体大义与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比较,来解说“人民史观”和“英雄史观”之间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瞬息万变的世界,不仅让成年人目不暇接,也让孩子们变得和以前大不相同。他们不喜欢接受老师的单方面‘灌输’,有自己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有思辨能力。但是,他们的思辨能力并不成熟。”陈明青用时刻“奔跑”着学习来形容思政教育,她说,“和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学科更需要紧跟时代。我们要以理服人。理,包括了道理、理论、理性思维。要教会孩子用新的理论来解决当下发生的现实问题,更教会他独立思辨和理性思维的能力,判断信息的真伪。”

  陈明青的这些思政“独门秘笈”也是学校的通用法则。校党总支书记王新说,学校通过学科育人、特色课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引领学生思想前行,在丰富的活动中不断启发、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德育”内化为学生的本能。

  全国模范教师包蓓姹

  教书不能只教分数

  从复旦大学毕业那年,不顾身边人的反对,包蓓姹加入到上海第一批“三支一扶”大学生队伍,选择到郊区奉贤“支教”。在任教的第一年,为了解决学校师资紧缺的困难,她一肩挑起了初一年级数学、英语两门学科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的重担,在下半年还兼任了八年级的历史、生命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工作。一路走来,她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优秀“三支一扶”大学生、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最近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2008年支教期满,包蓓姹决定留在奉贤继续任教。2013年,根据教育局的工作安排,她又离开了已经完全适应的老学校,加入新开办的青溪中学,成为“拓荒者”中的一员。从英语到数学,从乡镇薄弱学校到在教育理念先进的新办学校,无论在哪里、担任什么职务,包蓓姹始终快乐地忙碌在数学教学的第一线,所任教的班级成绩遥遥领先,还在第九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与培训活动”暨2015年上海市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包蓓姹的心中,学校就是师生们的另一个家,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包包大人”。从事德育工作后,她更是将这一教育理念贯彻到工作中,提出要培养有中国灵魂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绅士”“淑女”。为此,她还编写了系列化的德育校本读本和与之匹配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包蓓姹希望孩子们也能明白学习不只是“分数”和“竞争”,更希望校园成为孩子们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地方。在她的提议下,学校开设了“青溪学子论坛”,定期开展“好书推荐会”、“不一样的旅程”、“红色影片展播”等活动;在她的提议下,学校未来广场上新增了两个英式“电话亭”,作为诚信书吧,由孩子们自由借阅书籍,让阅读如此便利,让诚信成为自觉;在她的提议下,学校开辟了“青溪小舞台”,每天放学时都有会乐器的孩子们作为小小演奏家用优美的乐曲声送同学走出校门,结束一天的校园生活……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张帆

  做学生求知的引路人

  许多上过张帆老师课的学生由衷地说:“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80后的张帆,是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这位当初从上海电子工业学校毕业的中专生,如今已是高级技师、高级讲师、上海市园丁、上海市教学能手、上海市中职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还荣获了市五一劳动奖章。在学生心目中,他是求知路上领路人,人生成长好朋友。他曾担任学校对口支援的云南班的班主任,管理班级理念创新,舍得花时间,舍得投入感情,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深受学生爱戴。小李同学从云南考到上海来求学,作为班主任,张帆发现这名男生平时比较顽皮,学习也比较马虎。于是,张帆把小李当作了全班重点关爱的学生。通过长时间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通过学习上手把手的辅导,小李同学有了很大进步,回到家乡后做起了电商,现在还把生意做到了国外。

  张帆老师曾三次赴德国学习“双元制”职教模式和“学习领域”课程。平时,他总是不断探索,尝试将所学理念融入课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他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巧妙地融入到教学过程,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动手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去年11月,在张帆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学校一位年轻教师在全市中职校“匠心匠艺”优质课堂教学展示中崭露头角。张帆是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国际水平(电子技术应用和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项等多个项目组的主要成员,如今这些标准都已正式出版。他主编的校本教材被评为上海市职教优秀校本教材。

  这些年来,张帆的足迹遍及云南、贵州、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前往合作学校上门开展教学技术的指导,受到西部学校同仁的高度评价。同时,他还为合作企业员工开展专业培训,以自己过硬的技术,为校企合作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翁勇

  男教师就要多担责任

  男教师,是小学教师群体中的“少数派”。可是,杨浦区打一小学教育集团却有一支四十余人的“兄弟连”。他们爱岗尽责、励志向上,发挥男子汉的责任担当。有着“连长”称号的民办打一外国语小学一级教师、2019年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翁勇,就是这支队伍的领头羊。

  19年前,正因为是男教师,翁勇被校长卞松泉相中,进入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教书,从一个对职业感到茫然的“愣头青”,逐渐成长为优秀教师。翁勇荣获区“百花杯”教学比赛一等奖、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他的数学课幽默风趣,孩子们学得特别开心,也特别认真。他总是弯下腰来和孩子交流,不给孩子心理压力;他始终换位思考,预设如何解决学生问题。

  偶尔,翁勇还会“装傻”。他总是愿意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机会,陪伴孩子慢慢做得更好。班里曾经有个学生接连被其他老师“投诉”上课顽皮,翁勇没有立刻去责备他,而是耐心与这名学生谈心,问他遇到了什么难事。“听到我这么问,孩子哇一下大哭起来。原来是他的父母闹起了矛盾。”翁勇说,“当时的情景我不会忘记,也让我更坚定,当一个孩子出现状况,要全方位去把脉,去帮助他们。”

  如今的翁勇已经是2个孩子的父亲。当了爸爸之后,他觉得更爱孩子,也更理解孩子了。男教师相比女教师,翁勇觉得就像父亲和母亲的角色不同,父亲是“抓大放小”,与孩子建立信任后给孩子一些“留白”的空间,不能过于计较眼前一些婆婆妈妈的琐事,这样只会徒增焦虑。他说,和孩子建立信任了才能交流、交心,毕竟陪伴是长久的事。

  翁勇是学校工会主席,十分热心组织和策划校内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他还时常在校外参与志愿者讲师团。学校里的苦活、累活,翁勇和“兄弟连”的弟兄们一起承担,哪里有需要就时刻待命。校园也因男教师的身影而多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线,男孩子们看到这样的场面也会翘起大拇指:“男子汉就要有担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祝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专版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4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5版:夜上海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新民旅游
   第A19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0版:旅游资讯
   第A21版:旅游资讯
   第A22版:旅游资讯
   第A23版:旅游资讯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好老师不断涌现是民族的希望
新民晚报专版A09好老师不断涌现是民族的希望 2019-09-10 2 2019年09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