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G60科创走廊发展的重要节点,国家级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怀抱初心、不懈奋斗,经济稳步增长。随着国家级松江出口加工区于2018年9月成功获批综合保税区,经开区也迎来了他的发展新篇章。
凝心聚力
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再创新辉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年以来,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是经开区仍旧保持着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2019年上半年,经开区共实现招商408户;实现外商总投资2.56亿美元,同比增长140%,实现合同外资1.73亿美元,同比增长160%,实现到位资金579.4万美元。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G60科创走廊的辐射引领效应与入驻企业的强劲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经开区上下一心、身体力行地开展招商引资引税工作。在各方的努力下,一批批高新技术企业、先进制造业纷纷入驻,一个个百亿级重大项目陆续落户扎根。
自2017年以来,经开区共招商引入、服务包括国能新能源汽车、超硅半导体、顺络电子和百事食品等百亿级、市级重大项目在内的新建项目38个,东陶华东、雀巢食品、青岛啤酒等在内的改扩建项目39个;其中,2019年计划新建项目22个,总投资约534亿元;改扩建项目20个,总投资约33亿元,续建项目9个,这进一步扩充了经开区传统四大产业的版图,形成了“6+X”新产业布局,生物医药、新能源、集成电路集群态势初显,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目前,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制造、修正药业、海尔供应链、昊海生科等2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这将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和亮点,为经开区新的战略发展格局绘上了关键的一笔,添上了加速的“翅膀”。
作为服务外籍人士在华创业的酷豆湾项目,运营形势同样喜人。截至2019年6月初,酷豆湾累计接待、服务各类外籍人士过万人次,服务海外在华创业团队或个人1000多个,吸引外资企业落户500多家。酷豆湾通过孵化器O2O模式集聚了具有一定资源、技术、技能、经验优势的外籍人士在华创业、展业,在形成“智客”资源高地的同时,也形成了“走出去、走进来”的良性互动,正向带动了海外贸易与投资,架起了中外合作的友谊之桥。
“再过不久,松江综合保税区即将挂牌,这无疑是经开区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各重大百亿级项目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我们要‘危’中见‘机’,‘危’中寻‘机’,面对这些内外部的风险、困难和挑战,要看到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看到化‘危’为‘机’的潜在可能,从而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鼓足工作干劲,充分展现经开区人的精气神。值得一提的是,经开区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佳产业园区’,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等国内大牌产业园区同列榜单,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入榜的园区。”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袁球坤难掩喜悦之情。
扬帆起航
开启综合保税区发展新征程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国家级松江出口加工区自2000年4月建区以来,稳步发展,经济成绩瞩目,年平均进出口总额近300亿美元,最高达50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园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59.42亿元,同比上升2.95%;利润总额3.07亿元,同比上升177.5%;增加值38.63亿元,同比上升36.3%;进出口总额129.24亿美元,同比上升3.22%,数据喜人。
自批准设立近20年来,企业不断入驻、模式不断创新、配置资源能力不断增强,松江出口加工区已发展成为以电子信息制造、跨境电子商务、保税仓储、汽车配件、新能源五大产业为主的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同时,不断拓展功能,从2014年的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两项新业务到2016年的“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和“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两项试点,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多元化,逐渐具备了升级为综合保税区的条件。
2018年9月4日,松江出口加工区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转折点——国务院批复同意松江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松江综合保税区。至此,松江综合保税区打响了“确保高质量验收”的攻坚战。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整合区内、区外两种资源,释放国内、国外两大市场潜能,加强总部型和研发型项目招商,经开区坚定信心,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截至目前,已吸引了以恒大国能、海尔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有意向落户园区的企业总共63家,其中,已有20家完成工商注册,15家正在办理阶段,另有28家正在对接洽谈中。这些都将成为新的动力源泉,推动松江综合保税区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销售服务中心、研发设计中心。
松江综合保税区的成功升级与验收,不仅有助于区域功能拓展,有利于发挥叠加效应、提升产业能级,也将为G60科创走廊建设注入新动能、开拓新空间,前进步伐势不可挡。
强基固本
助力党建与服务企业深度融合
“经济要发展,党建要先行。”经开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7+X内容作为常态工作机制,不断扩大“两新”组织的党建覆盖面和影响力,助力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同频共振、互融共进,党的领导和企业发展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截至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60%,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56%,百人以上规模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76%。
此外,经开区全力打造了五彩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实现“党建项目+品牌塑造”双轮驱动、“两个覆盖+企业发展”合力共赢,逐步形成了党建特色做法。如企福天地党支部的“企福大讲堂”户外职工爱心小“站”、新阳半导体党支部的“幸福家园”、国基电子党总支的“微信党课”、台积电党总支的“红马甲”等品牌项目,为党建工作增添了一抹亮色。
靠前服务
打造软硬件双一流营商环境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最持久的制胜之道。经开区作为G60科创走廊的排头兵,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在政务服务和园区精细化管理上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一、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着力加强精准服务。
自G60科创走廊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以来,经开区始终对标市委市政提出的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要求,聚焦“简政放权+互联网+店小二”十字要义,积极推进各项代办服务工作。截至目前,经开区共有75个重大项目纳入全程跟踪服务序列。同时,紧紧围绕“中层及以上干部联系企业制度”,深入基层开展走访调研,由班子领导带头共计69人完成对园区293家重点企业的走访,以“店小二”精神为企业提供“五星级”服务保障,切实为企业解难纾困。
二、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打造和谐宜人园区。
有了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也需要良好的园区环境与之配套,经开区一直致力于园区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精细化管理与治理。敢于啃硬骨头是我们的决心,敢于迎难而上是我们的勇气,在部门联动的默契与“绣花精神”的践行中,园区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在脚踏实地的勘察与“啄木鸟精神”的落实中,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在源头管控的把关与长效常态的机制中,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切实做到既要抓好园区软环境,也要抓实园区硬环境,为落户企业的更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和谐的成长环境。
未来可期
擘画经开区新时代壮丽蓝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任外部环境如何风云激荡,“我”自从容书写发展进行曲,把稳航向,夯实基础,在提升实体经济能级上持续发力,实现科创驱动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前行,经得起风吹雨打、耐得住海浪重重,用决心、勇气、信心、实干一笔一划绘制经开区发展新蓝图,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共同推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