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特朗普宣布拉丹之子哈姆扎被击毙~~~
特朗普宣布拉丹之子哈姆扎被击毙~~~
特朗普宣布拉丹之子哈姆扎被击毙~~~
特朗普宣布拉丹之子哈姆扎被击毙~~~
特朗普宣布拉丹之子哈姆扎被击毙~~~
     
2019年09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朗普宣布拉丹之子哈姆扎被击毙
“恐怖王储”人生
意外画上休止符
齐旭 卫蔚
▶ 美国对哈姆扎的通缉令
▶ 哈姆扎童年照片
▶ 哈姆扎(左)在婚礼上 本版图片GJ
  美国总统特朗普14日发表声明说,1989年出生的“基地”组织高级头目、拉丹之子哈姆扎已于美国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区发动的反恐行动中被击毙,但未透露具体日期和地点。

  多家美国媒体曾于7月底援引匿名美国官员的话报道,哈姆扎在过去两年间一次有美国参与的行动中被击毙。有官员“说漏嘴”,称哈姆扎被击毙纯属“躺枪”,他根本就不是那次行动的目标,美国也不知道他在现场,只是在打扫战场时才发现歪打正着。

  相貌行踪很神秘

  哈姆扎的父亲、“恐怖大亨”拉丹2011年在巴基斯坦被美国特种部队打死,哈姆扎2015年加入“基地”,号令追随者在西方国家首都发动恐怖袭击,表示要报复美国。美国2017年将哈姆扎列为全球性恐怖分子,今年3月又悬赏100万美元追查他的行踪。

  但直到2017年9月前,外界对哈姆扎究竟长什么样知之甚少。当时美国情报部门只有2001年“9·11”恐怖袭击前后几周内、大约12岁的哈姆扎在一架坠毁的直升机残骸旁的照片。为了弄清楚成年哈姆扎的“真相”,美国媒体还专门找法医,通过哈姆扎的童年照以及他父亲的照片模拟出他长大后的容貌。

  除了容貌,哈姆扎的行踪也一直成谜。“9·11”后,他和其他“基地”成员逃往伊朗,在那里被拘留过一段时间,随后和家人搬到巴基斯坦。多国情报部门据此推测,他的活动区域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的边境地区。而美国媒体根据情报部门资料报道,他过去几年还去过战乱中的叙利亚。

  从小受父亲宠爱

  说到哈姆扎,不得不提他的父母,拉丹与第三个妻子卡伊里哈。

  作为亿万富翁之子的拉丹第一次结婚时年仅17岁,而等到他第三次结婚,对象就是30多岁的卡伊里哈。在观念保守的中东,拉丹怎么会相中一个大龄女青年?

  据说,卡伊里哈来自沙特一个受人尊敬的印地语家庭,受过高等教育,是一名儿童心理学家。拉丹第一任妻子娜吉瓦生的儿子得了一种精神疾病,经人介绍送儿子去了卡伊里哈所在的诊所。谁知后来,娜吉瓦竟然鼓励拉丹追求卡伊里哈。

  有媒体猜测,因为娜吉瓦发现其他子女也出现发育障碍等疾病,因此希望拉丹娶卡伊里哈这样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以便更好地养育自己的子女。

  卡伊里哈健康不佳,加上跟随拉丹辗转于沙特和阿富汗,婚后头三年里经历多次流产。其间,拉丹又娶了第四个妻子西哈姆。

  1989年,拉丹家族双喜临门:卡伊里哈和西哈姆各自生下一子。卡伊里哈生下的就是从小备受拉丹宠爱的哈姆扎,他的名字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坚定不移”。

  恐怖组织“吉祥物”

  哈姆扎童年起就陪伴父亲出现在“基地”宣传片中,和其他成员一起接受训练,用稚嫩的声音“讲道”。拉丹很想把这个讨喜如吉祥物的儿子带在身边,但战场危险,哈姆扎又是他最中意的继承人和组织代言人,所以一直把哈姆扎藏在安全的地方,从来没让他上过战场。青春叛逆期的哈姆扎一度认为自己是父亲的“囚徒”,还为此反抗过。

  在母亲的督促下,哈姆扎在家中接受教育,主要是研究古兰经、学习伊斯兰教法等。在此期间他成了家,并很快有了一子一女。

  “他非常可爱,并且生性善良,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智慧和礼貌,不喜欢因为自己是某人的儿子而受到偏袒。”这是哈姆扎留给拉丹朋友的印象。

  在给父亲的信中,哈姆扎写道,“圣战组织已经游行,而我还没加入他们”是他最大的挫败感来源。这让拉丹更加坚信没爱错这个儿子,认为他一定会有与众不同的命运。

  “恐怖王储”有野心

  2011年拉丹被击毙后,哈姆扎更加行踪成谜。直到2015年8月,他以“来自‘基地’的狮子”为名,在网络上发布一段音频,宣誓效忠塔利班领导人,并“追随父亲的事业前行”。也许是因为那张酷似父亲的面孔和“纯正的血统”,他的出现很快俘获了大批追随者。而因为常年在塔利班势力范围内活动,他被认为是“基地”与塔利班这两大恐怖组织之间最重要的桥梁。

  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阿里在对“基地”的长篇调查报告中提及,与其他“基地”领导人不同,哈姆扎很少在公开场合批评“伊斯兰国”。“伊斯兰国”被认为脱胎于“基地”,但背弃了“基地”的许多理念,因此被“基地”高层诟病。阿里认为,哈姆扎这一举动在很大程度上安抚了正遭受重创的“伊斯兰国”,为他最后统一三大恐怖组织奠定基础。

  而对美国来说,已经多年未能组织大规模恐袭的“基地”早已不足为虑,因此哈姆扎之死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但毕竟,他们切断了“基地”借血脉传承东山再起的最大希望。本报记者 齐旭 卫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努力把第二届进口博览会 办得更好
   第A05版:努力把第二届进口博览会 办得更好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A18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俄罗斯/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荷兰
   第A24版:广告
也门胡塞武装袭击沙特石油设施
“恐怖王储”人生 意外画上休止符
津巴布韦政府为 穆加贝举行国葬
高校招生舞弊案 美影星行贿获刑
对四家科技巨头 美升级反垄断调查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07“恐怖王储”人生
意外画上休止符
2019-09-15 2 2019年09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