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科创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上理工与锐铎联合研发“智能柔性工厂生态链系统”
~~~上理工与锐铎联合研发“智能柔性工厂生态链系统”
     
2019年09月1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器人身兼数职 打造“私人定制”工厂
上理工与锐铎联合研发“智能柔性工厂生态链系统”
易蓉
  物料仓储、分拣、驳运、加工,再完成个性化定制的数字雕刻图案,原本需要至少十余位工人接力完成的生产过程,如今全部由机器取代。即使是在不开灯车间,也能24小时连轴流畅作业,并且实现不同定制需求产品的中小规模生产。   

  当互联网悄然影响商业逻辑,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反馈“直达”工厂,挑战制造。于是,更灵活机动、更精准高效的柔性制造诞生了。历时5年的联合研发,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联合上海锐铎自动化有限公司合作的“智能柔性工厂生态链系统”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蜕变。该成果已获得7项发明专利、20多项实用新型和软著。这套系统将在工博会高校展区上理工展台首次亮相,让市民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

  让制造业实现“私人定制”

  当前终端商品对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越发显著,比如一家生产手机的企业,同时它又想生产电脑以及其他电子产品,再比如一个客户想要定制不同款式及功能的手机,那么就需要机械制造企业采购不同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加工费时费力,也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目前,大部分企业需要的是中小批量、多品种零部件的生产,这就需要运用‘柔性制造’——根据各种不同形状加工对象实现程序化制造加工,具有设备利用率高,单件产品的成本低、质量高等优点。”项目负责人、上理工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李郝林谈到。

  对此,团队尝试“智能柔性技术”,为客户量身订制工厂生态链系统,仅需要订购该系统就可以实现多样化、个性化产品的制造与搬运。对此,团队成员、上海锐铎自动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中强谈到:“柔性化是智能工厂的特色之一,它不仅强调的是设备技术上的智能化,也表现在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上。我们的系统涵盖机械、自动化控制、电气、车辆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它的每个模块就像自助餐的菜品,根据客户需求我们将这些菜品进行集中‘烹饪’,最终呈上定制的‘盛宴’。”

  “空无一人”也能完成任务

  传统的生产工厂中,需要调度员、分拣工、搬运工、操作工等多名工人的协作。如今,随着“客户”在操作屏上按下开启键,从拿取加工料一直到运回成品件,在“空无一人”的状态下就能全部完成。

  “AGV集成搬运机器人”担纲全场总调度,灵活地将加工料分配到指定的分拣平台;装有多组全向旋转的“物料全向输送装置”则可以将物料旋转到合适角度等待“搬运工”搬走;“AGV工厂搬运机器人”取代了原先辛苦繁忙的搬运环节,驳运加工料、驳运成品件都由它来完成;“智能机械臂”代替操作工,根据需求灵活切换“包角”“铣”“钻”等多个工夹具并进行工件加工……机器们“乖乖听话”,整个环节流畅自如,不但节省了人力成本,更是提高了效率。

  锐铎公司总经理唐超说道,“我们研发的系统可以让一个机器拥有多项‘技能’,单就搬运机器人,它就可以完成托举、取料、送料等动作。此外,我们的AGV还能保证操作中的误差在0.2mm范围之内,这是人工无法超越的能力和精确度。”

  此外,这套中国制造的智能系统也将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在国外,一台功能类似的工厂搬运机器人报价在30万元-40万元,而上理工联合锐铎研发的AGV工厂搬运机器人销售价则在10万元-15万元,为工厂智慧转型奠定很好的基础。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康健园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10-15
盾构装上“透视眼” 智能预警防塌陷
机器人身兼数职 打造“私人定制”工厂
新民晚报科创上海A08机器人身兼数职 打造“私人定制”工厂 2019-09-16 2 2019年09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