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开放发展和创新引领,以“虹桥智慧”和“虹桥主张”探索世界经济重焕生机的路径,今年的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总参会人数有望超越首届。昨天下午,多位专家在北京对第二届论坛进行了“剧透”与解读,期待它越办越精彩。
共解难题谋求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和全球化行至十字路口,面临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和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期。今年聚焦“开放创新,合作共赢”主题,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11月5日上午将举行开幕式,邀请有关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出席并发表讲话,将有1500位嘉宾出席,下午4场分论坛每场拟邀请800位嘉宾出席。
届时,预计将由包括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基图伊、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冈萨雷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皮萨里德斯及全球500强企业领袖等在内的50余位重量级政商学界人士担任论坛发言嘉宾,共商共议、共解难题、共谋发展,为新时期世界经济建言献策。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还将举办系列高规格政策解读等相关活动。
4场分论坛议题,把脉新趋势和新挑战,分别为“开放、规制与营商环境:政府角色与跨国公司视角”“人工智能与创新发展:理念、技术和市场”“世贸组织改革与自由贸易协定:路径选择与前景展望”“数字化时代与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开放平台和合作愿景”。
发出大力开放信号
开放、创新、合作、共赢,专家们对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的点评,不约而同地契合了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讨论主题。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孙茂松表示,如果放在全球视野来看人工智能,我国在基础科学方面贡献很少,技术科学方面基本是跟跑,在技术和应用层面的有些领域做到了领跑的位置。但是想再往前进步,期待理论方法上有更新的突破,需要国际合作,实现共赢。
“中国的营商环境,特别是最近两三年在全世界有比较大的提高。我们看到政府确实是按照市场规律推出新的监管方式,适应新业态、新模式,让企业经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更便捷,尤其是创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来监管,大大提高了效率。”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亚太经合组织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健,就营商环境分论坛发表看法。
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分析说,举办第二届进博会,向全世界释放了一个中国继续开放、而且要大力开放的信号。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曲维玺认为,第二届论坛议题设置更适合我们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中国是多边体制坚定的维护者和捍卫者,市场巨大的吸引力,在国际事务治理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在世界经济发展创新中扮演非常重要的力量,这些都是吸引国际组织和各界知名人士来参加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原因。
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兰珍珍最后表达了对虹桥论坛的期待:“今天中国的机遇就是全球的机遇。”
特派记者 谈璎(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