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9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两把刷子”与一颗热心
易蓉
  易蓉

  新学期,身边好多爸妈在抱怨,孩子进入新班级,不适应新老师。这其中很多还是“名校”里发生的不适应。进了好学校,并不等同孩子一定会遇到好老师,遇到好老师,那是三生有幸,这,是家长们的共识。

  什么是“好”呢?

  朋友说,读小学的女儿特别喜欢英语老师,她关心每个孩子,鼓励孩子也很有一套。有一次老师奖励孩子进步,送了一个小笔袋,孩子喜欢到能抱着笔袋睡觉。后来这位老师因为家庭原因要移居北京生活,听说她要离开,孩子大哭了一场。

  有个女孩,父母亲离异的时候她刚考上重点高中。她成绩一般,性格也不活泼,觉得自己是个小透明,默默消化着家庭的变故和强手如林新环境的压力。有一天,班主任的一份礼物让她从心底里暖了起来,那一件少女内衣。这令她重新去看世界,原来爱很多,而自己也值得被爱。

  有一位老师,她整天就在动脑筋,怎么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收获成长。她太爱她的职业了,一心扑在上面,就连尾椎骨折都要带伤去上班。她的先生无奈特制了一个神器送到学校——把凳子中间挖掉一块,好让他的妻子加班工作尾椎不受力。

  还有一位老师,他的课堂太有吸引力,但凡他参加的讲座、沙龙或者读书会,从来都是说好一小时,三四个小时都结束不了,学生和他在一起总是有碰撞不完的火花,每次结束都是意犹未尽。

  这些闪闪发光的片段,令经历过的每个孩子感到温暖,感到能量。可以上这些“好”,统统无法量化在考核中,比之教学水平、科研成绩,太隐形,甚至可以说是“非主流”了。

  这不是夸张,尽管聚光灯也会偶尔照到这样的老师,但指标化、量化的评价体系之下,追求可计数的“业绩”仍然是“成功”的绝对条件。甚至在有的学校,学生选出的好老师还会被同事视作“无能”。

  就在这两天教育部传来消息,高校思政工作推进出台具体方案,其中就提出要坚决克服唯论文等问题,还明确要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思政课教师热心从教。这样的导向不仅是对高校中的思政教师,也是对所有的老师。不能只鼓励老师有“两把刷子”,还要让老师一颗心热起来,而且持续热着,教育这件长久的事,才能有更深远更正向的意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上海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创见
   第A22版:汽车周刊
   第A2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12-13
校园网安全,堵漏是关键
别被“网络大神”忽悠了!
“两把刷子”与一颗热心
秋凉时 水晶天
超高清视频基地落户市北园区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两把刷子”与一颗热心 2019-09-18 2 2019年09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