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9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望亭路偶记
吴永耀
  吴永耀

  前段时间到淮海中路路过望亭路,对文人墨客来说,是一条不起眼的小路,但勾起了我的回忆,我从小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多年,中学毕业还在近金陵中路转角处里弄小作坊工作了三年多。

  据地方志记载,望亭路原属法租界地域,于1900年向北拓路建成,原名佛山路,6年后以法国驻沪总领事名改李梅路,1943年再改望亭路至今。北起延安中路,途经宁海中路金陵中路,南至淮海中路,门牌号到147号止,全长不足千米。路不长却分成两个行政区域,以金陵中路为界,朝北为原黄浦区,朝南则为原卢湾区。现在仅剩200多米原卢湾区段。原黄浦区段因2000年开始建设延中绿地时灭失。仅剩的金陵中路朝南一段路也早已矮屋变高楼,西侧1995年拆迁变成了力宝广场,东侧更早于1987年拆迁成了淮海金融大厦,整条马路只留存135一个门牌号。

  我家就住在金陵中路朝南路段,135号就是我家。以前听老人讲,1949年前这段望亭路沿街商铺颇多。公私合营后变为居住区,记忆中仅存129号是家老虎灶,别小看这家老虎灶,在当时可是规模不少设施齐全,除了提供左邻右舍1分钱泡一热水瓶热水外,还兼茶楼浴室功能。最热闹的是茶室,平时花1毛钱在室內呆着聊天,到了星期天早上,室内容不下,八仙桌长凳挪到室外,不仅放在上街沿还占据半边马路,这里成了上海滩各路习武人士的汇聚地,茶客中不少是医生教师,有回忆前辈武艺的,有交流习武心得的,一呆就是半天,多时近20桌颇为热闹。周边小孩闲着没事围着八仙桌听茶客们聊天。

  除了老虎灶,北边金陵中路口有个固定的大饼摊,3分钱大饼(粮票一两)4分钱油条(粮票半两)不是每天都能买的,更多时隔几天早上买根油条撕成碎段蘸着酱油和泡饭一起吃。偶尔下午放学肚子饿了买只大饼吃,这滋味如同现在吃汉堡包。南边淮海中路口则有两个早上推着下面安装四个弹子轮盘(轴轮)的小车设摊傍晚收摊的流动摊,一是修钟表一是修拉链,修钟表的是位大龄男青年,广东人;修拉链的是位中年阿姨,宁波人。前面说的大饼摊是集体的,修钟表摊和修拉链摊则是个体的。1978年前,个体经营社会上极少,这两个个体摊每天设摊淮海中路口,在整条淮海路商业街也是一道独特风景线,当时外国人不多,偶有外国人路过,正巧他们在干活,会驻足瞧瞧他们怎样修钟表修拉链,带照相机的会拍几张照。八十年代开始,街上又重新陆续破墙开店,大都是服装百货之类,没什么特色,印象倒模糊了。望亭路朝南尽头是淮海中路,类似丁字形。

  现在的望亭路还在,尽管仅剩三分之一,但作为曾经居住生活在那里几十年的老人,路过总有一份难舍的情分。愿马路对面的历史建筑陪伴它很久很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专版
   第A11版:祝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民间收藏
   第A22版:汽车周刊
   第A2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12-13
夏游琅琊
选择
望亭路偶记
梦荫斋诗草(三首)
清秋(重彩画)
故乡的竹林
喀什的孩子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望亭路偶记 2019-09-25 2 2019年09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