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试解阅兵地面装备展示规律
~~~试解阅兵地面装备展示规律
~~~试解阅兵地面装备展示规律
     
2019年09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到24小时的期待
试解阅兵地面装备展示规律
肖宁 石宏
■ 中国2009年阅兵中出现的地地导弹方队
■ 解放军装甲兵的79式坦克参加1984年国庆阅兵
■ 国产83式自行加榴炮方阵在1984年通过天安门广场
■ 国产05式自行加榴炮方队曾多次出现在天安门广场
  还有不到一天时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会要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对于大会后最重要的内容 ——阅兵式,外界给予极大关注。即将过去的九月里,北京虽进行多次预演,但普通观众仍无法提前预知细节。阅兵式怎么看?尤其如何评价阅兵式上出现的地面装备方队?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结合历次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我们还是能总结出一些规律的。

  面纱揭开之际

  此次阅兵地面装备方队仍以坦克为先导,与2015年“9·3”阅兵相比,这一回出动的坦克型号将不止是大名鼎鼎的99A主战坦克,有望出现别的新秀。公开信息看,大家都把目光集中于特殊的轻型坦克上,而在三个月前公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里,直接给出“15式坦克”称谓,更让人坚信“明星”快“揭盖头”了。由于对未来陆战格局认知不同,单独研制专用轻型坦克的国家不多,主要是拿动力前置、装甲较薄的履带式突击车代用,但中国坚持推出原汁原味的轻型坦克,装备快速反应部队,比主战坦克更适宜中型运输机实施战略投送,况且火力性能与第二代主战坦克看齐,有效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目前,外界主要从中国VT5外贸型轻型坦克推估解放军自用型轻坦的性能,认为后者采用新型材料技术,防护力接近主战坦克,尤其未来选装更厚实的附加装甲套件,应可抵御各种反坦克弹药打击。

  地面装备方队另一大看点集中于火炮方面。据观察,连续亮相2009年和2015年阅兵的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没有现身,倒是有消息称一款集成到轮式卡车底盘上的大口径自行加榴炮会带来惊喜。参考曾在海外展示的中国外贸型卡车炮,我军自用的卡车炮应采用长身管155毫米榴弹炮,射程可满足军级火力压制需求,尤其车上的火控系统具备“信息火力一体化”的特征,其作战样式是“多阵地机动射击”,即“机动-射击-再机动-再射击”。换言之,中国大炮不再简单和对手比火力投射,更在乎持久作战,精确作战,最短时间打完就跑,最短时间毁伤目标。

  长期作为地面装备方队“压轴大戏”的东风系列导弹,今年会有什么惊艳呢?这些年,外界的直观感受是火箭军的东风导弹在威力不减的情况下反应更灵敏,经常“无依托机动发射”,这得益于广泛普及的运输-起竖-发射三用车(TEL),且车型从早期三轴车过渡到更复杂的五轴、六轴甚至八轴车,意味着射程达到远程以上级别导弹也能“机动作战”。其实,发射车比导弹本身更难做,因为它讲究全轮驱动,追求越野性能,以八轴车为例,驱动16个车轮,动力要一级级往下传,前后要保持同步,设计构思和制造精度是一般国家难以达到的。另外,新世纪以来,火箭军与空天力量结合,在高超音速滑翔载具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能让任务载荷在大气层边缘或上层实施高速变轨,大大提高突防能力,这些“撒手锏”一旦揭开面纱,将成为明天天安门广场上极具吸引力的看点。

  告别“小米加步枪”

  当我们憧憬国产新锐兵器傲然登场之际,也不能忘记那些难忘的峥嵘岁月。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征尘未洗的解放军首次接受人民检阅,许多官兵刚从战场下来,手中的武器完全来自缴获,自然五花八门。当年,受领阅兵任务的部队遇到的难题就是技术兵器极不统一,坦克有美国造、日本造和苏联造,装甲车更杂,有的干脆是国民党军队临时改装的,可能全军就一辆。同时,我军尚未按技术门类、作战用途进行兵种分类,更加大了阅兵组织的难度。

  为配合开国大典,阅兵领导机构在全军摸底,对技术兵器型号进行整理,尽量把同型坦克、火炮或汽车编列在一个方阵,同时对受阅部队进行最基础的整编,分出装甲兵、炮兵、汽车兵、骑兵等专门方队。其间,上级注意将有战功的重点兵器放在显著位置上,例如四野战斗功臣董来福驾驶的“功臣号”坦克,一马当先开过天安门。欣喜的群众欢呼,咱们的军队已从单纯的“小米加步枪”,慢慢向装备现代化转变了。

  之后十年,新中国都会举行国庆阅兵,装备方队呈现快速更新趋势。拿坦克和火炮为例,从1950年起,以前的杂系兵器退场,代之而起的是制式化的苏联兵器,像坦克换成苏制T-34/85中型坦克,火炮则出现苏制122毫米M-30牵引榴弹炮,反映了我军装备建设进入正规化轨道,先从系统引进装备入手,淘汰杂牌,使后勤维护符合战争需求。

  除了引进,解放军装备部门与各大军工单位开始琢磨自行研制的课题。不过以当时中国薄弱的工业基础,有限的技术力量,完全自主研制还不现实,于是从苏联获得成熟装备的生产技术,在国内建厂仿制是最快的方法。1956-1959年,在天安门前的受阅装备方队里,迅速出现中国仿制兵器,其中尤以1959年国庆阅兵中登场的59式中型坦克堪称高峰。

  彻底的“中国创造”

  1984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这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形势下举行的。此次阅兵的特点是受阅的28种技术兵器均为中国自行设计制造,有的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例如参阅的红箭-8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是我军针对可能遭遇到大规模装甲部队突击背景下研制的技术兵器,可有效击穿当时世界上所有型号的坦克。而在受阅的海军导弹方队中,震惊世界的当属巨浪-1潜地导弹,它装备于战略核潜艇上,具备在数千公里外绝杀敌目标的能力,我军自此拥有了海基核打击能力。

  突飞猛进的时代

  1999年和2009年,天安门广场分别举办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和六十周年阅兵,从地面装备方队的技术特性分析,明显具有传承性,两次间隔十年的阅兵式上,中国自主研制的96式和99式主战坦克都参加了,但两型坦克每次受阅都出现不小的外观变化,比如炮塔和车体上增添反应式装甲,坦克观瞄系统一体化程度更高,实现“发现即摧毁”的性能指标。但更深层次的发展是在坦克内部,加装网络化通信装备后,每辆坦克都成为战场的信息节点。

  这两次受阅的导弹兵器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型号涵盖所有军兵种,打击范围从几百米到一万公里,涵盖了战术用途和战略用途。制导手段更加多元,红外制导、光电制导,GPS制导等多种模式,确保精确打击目标。此外,地面方队所有平台都实现机械化,平台机动方式既有轮式,也有履带式,战场通过能力强,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地形。

  看过以上描述,您是否对马上到来的国庆七十周年阅兵式更加期待呢?今年的阅兵式会有什么新的变化,谜底即将揭晓,但至少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武器装备技术更高、威力更强、外形更酷,让我们一同期待伟大时刻的到来吧。

  肖宁 石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家装专版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夜上海
   第A17版:家装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家装专版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广告
见证“灰色北平” 变成“红色北京”
军界瞭望
不到24小时的期待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A21不到24小时的期待 2019-09-30 2 2019年09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