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令枪甫响,浦东第一时间召开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传达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4个月来,浦东“闯将”迅速出台各项措施、举措,以务实举措续写浦东新传奇,以时不我待的精神闯出再出发的一片新天地。
在高水平改革开放上闯出新天地
浦东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29年来,浦东创造性地把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开发开放的生动实践,在一片农田上建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表示,浦东要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聚焦制度创新,瞄准发光发热,加强系统集成,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率先探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证照分离”“一业一证”、“六个双”政府综合监管、“一网通办”政务服务等改革,源源不断推出首创性项目,一大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分层次、分领域复制推广。
今年7月31日,在浦东新区办公中心,上海苏宁小店等3家企业领到首批《行业综合许可证》,10个行业成为“一业一证”此项改革首批试点。这也是上海赋权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首创性改革。
上海苏宁小店有关负责人介绍,改革前,每开设一家苏宁小店,都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酒类商品零售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等5张许可证。为了办证,企业需要准备5套申请材料,往返各个部门及窗口递交材料。在“一业一证”改革后,开店只需准备一套申请材料,登录上海市“一网通办”平台“一业一证”模块做网上申请,没过几天就收到短信通知了,许可证审批完成,可以领取综合许可证。
此次“一业一证”改革,首批10个试点行业包括:便利店、体育健身场馆、宾馆、饭店、小餐饮、现制现售小商铺、烘焙店/面包房、咖啡店、酒吧、药店。通过流程再造,将办证流程标准化,并通过大数据等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企业可以在网上,也可以在办证大厅的“一业一证”综合证窗口申请,剩下的全由政府各部门内部推动,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全球十大矿业集团中有5家已落户浦东,全球十大金属贸易公司中有6家已落户浦东……这些贸易企业的引进,将为浦东国际贸易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注入强大的活力。9月11日下午,“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加快国际贸易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签约仪式暨浦东贸易便利化工作推进会”在浦东新区办公中心举行。
会上,21家新落户(增资)外贸重点企业分别与相关片区管理局签约,包括北美地区最大的巧克力糖果制造商好时设立的好时(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代表与保税区管理局签约,世界500强罗氏制药设立的——罗氏(上海)医药贸易公司等6家企业代表分别与张江管理局、金桥管理局、世博管理局签约,全球第四大铁矿石生产商福蒂斯丘FMG设立的——齐切斯特金属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代表与陆家嘴管理局签约。
近年来,在国家和市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全区外贸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浦东新区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积极推进国际贸易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
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浦东集聚了1万多家进出口企业,据海关统计,2018年浦东货物贸易进出口额首次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2019年1-7月为1.13万亿元,占全市比例继续保持在60%左右。服务贸易快速突破。2018年,浦东服务贸易进出口额646亿美元,同比增长14%,占全国8%。文化、技术、金融、专业服务、数字贸易等新兴服务进出口成为新增长点。
新型贸易蓬勃发展,贸易活力进一步提升。积极推动离岸贸易发展。在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等部门的支持下,浦东新区积极探索构建适应贸易主体“三流分离”业务模式的跨境资金结算管理模式,推动离岸贸易发展,培育外贸发展新动力。推进跨境电商加快发展。2018年,浦东新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交易总额达19.8亿元,占全市40.7%。
随着今年上半年力拓贸易、翱兰商贸、齐切斯特等一批重点机构落户,截至目前,全球十大矿业集团中有5家已落户浦东,全球十大金属贸易公司中有6家已落户浦东,全球四大粮商“ABCD”中已有3家落户浦东。这些贸易企业的引进,将为浦东国际贸易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注入强大的活力。
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浦东,正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加快建设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滚动推进“五个一批”重点项目,打造大科学设施集群,不断提升创新浓度,优化创新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R&D投入强度全区超过4%,张江超过12%,创新策源能力不断增强。聚焦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和金融、航运、贸易、文化等重点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41%,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
在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新作为
作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支持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意见》、推动浦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7月29日,浦东全域旅游全新亮相,打造了首批6条线路,诚邀海内外宾客深度游浦东,感受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果,感受浦东开放、创新、高品质的发展目标。
线路中,浦东大道141号,是浦东改革开放的起点,也是浦东创业精神的体现;浦东开发开放主题展,是展示浦东开发开放29年巨大成就的窗口;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展示浦东党建发展高度;东岸江景及沿线文体旅游资源,展示浦东“城市会客厅”形象;度假区周边,带大家领略市民休闲、亲子游玩好去处;“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等6大新兴产业,是浦东聚焦科技创新的体现;还有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建设的丰硕成果,以及品“舌尖上的非遗”周浦羊肉、去高桥看“指尖上的非遗”上海绒绣。这些极具浦东特色、最能展现浦东开发开放历史、现在和未来元素的有机结合,将成为打造展示浦东形象的一个全新路径。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也是提升人才生活品质、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近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签约,支持浦东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综合服务环境。这是市委市政府出台《意见》后,率先在浦东落地的改革事项,标志浦东新区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综合服务环境踏出关键性的一步。这使上海成为国内唯一一个向部分城区下放户籍审批权的直辖市和超大城市。
为了支持改革开放再出发,各种支持举措“干货满满”。9月3日,为深入贯彻《意见》精神,上海市城建系统与浦东新区政府签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
其中,市规划资源局支持浦东新区提高城乡规划推进和落地管控实效,全面推进优质企业增产扩容,探索土地复合兼容利用,进一步提升浦东新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和品质。
市生态环境局与浦东新区达成3个方面共识:市生态环境局支持浦东新区加快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创新,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政策措施在浦东先行先试。市生态环境局支持浦东新区结合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基层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市生态环境局支持浦东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整治和相关服务工作。
市住建委、市交通委支持浦东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审批效能方面做出更多积极探索,不断健全和完善“四位一体”、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
浦东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在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新作为,浦东将坚持“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有一分改善”,构建完善大民生格局。按照“联合、即时、协同、智能”的要求打造“城市大脑”,推动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建设覆盖所有居村的“家门口”服务体系,推进“办公空间趋零化、服务空间最大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00米”。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表示,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若干意见,为浦东新时代新征程打响“发令枪”、吹响“冲锋号”、绘就“路线图”、注入“新动力”。浦东将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为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奋力打造新时代彰显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的实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