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开国之初,百废待举,到改革开放,日新月异,再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辉煌70年,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沐浴阳光茁壮成长。中学生,年岁尚轻,但志存高远。“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们以作文形式,记录年华,讴歌时代,感恩祖国。一篇篇流光溢彩的青春文字,连缀而成一道“少年强,则国强”的亮丽风景线。
永远铭记这一天
1949年10月1日,历史铭记这一天。举国欢腾中,也少不了中学生用笔记下的这彪炳史册的盛况:
那一天的景象,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我们学校的队伍正排在广场上。天安门上站着毛主席和人民政府的各位首长。隆隆的礼炮响起之后,从播音机里我们听到了毛主席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欢呼的声音好像潮水一样,一阵紧似一阵。乐队奏起了国歌,我们看见广场中央的旗杆上,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中国人民胜利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北京十一中 苗忠林 焦文强)
文章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那难忘的一天: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红旗飘飘,礼炮隆隆。有许多中学生也投身在潮水般欢腾的队伍中,亲聆毛泽东主席振聋发聩的宣告,目睹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这是何等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朴实的文字,极具现场感,反映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欢欣鼓舞的共同心声。
也许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年代,可以像新中国那样,让这么多可爱的孩子积极地参与到国家的盛事中来,一起分享当家做主人的快乐!你看,这又是一个例子——
1952年10月13日,北京举办各界人民庆祝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闭幕大会。600名少年儿童代表北京人民向各国和平代表献花:
音乐奏起来了,全场几万人一同唱起“全世界人民心一条”来。是献花的时候了,我们一边走上石阶,一边在想:一束鲜花马上就得从我们的手中送到和平代表的手中了。我究竟送给谁呢?哪个国家的?黄种人,黑种人,还是白种人?跟他讲些什么话呢?怎么把我们的热情表达出来呢?雷一样的掌声把耳朵都要震聋了。……向和平代表敬过礼后,我们就把鲜花献给他们。我们热情地和他们握手、拥抱。他们也热情地吻我们,把我们高高地举起来,还摘下了自己的纪念章给我们戴上。一个日本代表感动地喊:“中国人民万岁!”苏联的代表亲切地嘱咐我们说:“好好学习!”一个女代表激动得眼眶都湿了,她紧紧地抱着小罗,抚摸着她的头,用生硬的中国话说:“好,好,好。”整个会场沸腾了!台上的花在舞动着,台下的花也在舞动着;掌声、呼声,交织成一片。“和平万岁”的声音响彻云霄。
(北京市女一中 罗慎仪 邱春安 诸昌清)
孩子们是幸福的。他们是和平的天使。生在中国,长在和平年代,他们把最美好的祝愿献给全世界人民。
我有一个金点子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群情振奋,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活跃的思想,也反映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有这样一篇文章,特别引人注目:
日前,全国上下迈上了改革的征途,武汉这座全国的中心城市更应该走在改革的前列。……
看着、听着这一切,对于一个生在武汉、长在武汉的中学生来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不由萌发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假如我是武汉市的市长,我要为武汉人民做些什么呢?
假如我是武汉市的市长,首先就要武汉市的市容大变样。
……
总之,假如我是武汉市的市长,我要让武汉大变样,让武汉人民生活得更美好。
这是1984年7月25日《武汉青年报》登载的一篇中学生课外练笔,作者是华中师大一附中的王江。文章发表后引起全国关注,人们惊异于一名年仅13岁的女孩的知识、思考和胆识。时任武汉市长在给王江的信中说:“我为小王这样的好学生而高兴,为能培养出这样的好学生的老师而自豪。”
少女王江勇敢地投入时代洪流。诚如她的同龄人评论的那样,“这篇文章有胆识,锐气十足,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灼热的爱国热忱,表现出为民分愁,为国分忧的小主人姿态。”“中学生作文并不都是花鸟鱼虫。王江开了一条新路——把笔触伸向社会,反映社会。我相信,像这样有锋芒的写实文章,在我们学生中是会层出不穷的。”后来,根据这段故事,还出版了报告文学《小市长王江》。
1998年,全国举办“走向生活——我有一个金点子”作文比赛,有10万名中学生参加,篇篇文章都闪现“金点子”的光彩:“引雅鲁藏布江水入黄河”、“学校开设无批评周”、“设计六边形教室”……建议“商场实行童叟优待”就是其中一个:
十里南京路,一个新世界。“新世界”已成为闻名上海的大商厦。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在新世界购物的人群中,小顾客越来越多了。从长远来看,今天新世界的小客人,其实就明天的消费群。如何吸引这批未来的消费群呢?如何给小客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呢?这使我想起一句成语“童叟无欺”。它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为商之道。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我觉得新世界应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仅做到“童叟无欺”,而且推出“童叟优待”的新举措。
……
(上海外国语学校 周文纲)
十万名中学生参与,呈现十万个“金点子”,这是何等丰富的思想“金矿”!无数中学生从生活出发,作调查,读资料,请教专家,访问学者;有建议,有验证,大大地激发了思维的创造力。这篇文章展现出,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少年们也不再仅仅囿于“书斋”、“校园”,而愿意、并且有能力思考民生经济问题,乐于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中学生的创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报道,就有上海市、十堰市、个旧市、天长市等地的领导对中学生的“金点子”作出批示,要求认真研究,给予回复。
在这振奋人心的时代浪潮中,还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作品:他们有的合理大胆地质疑语文课本选文是否妥当(《〈一件珍贵的衬衫〉珍贵吗?》),有的用最真实的笔触写下生活中的感悟,而引发人们的思考与讨论(《金色的童年》《逮老鼠》)……限于篇幅,无法具体展开。但这些弱冠少年的探索精神,却在文字中熠熠生辉。
意气风发向未来
迈入新世纪,又有多少新气象。
相信许多人还记得2001年的一篇高考作文。它经媒体披露后,广为流传,据说,因为这篇作文走红,当年书店经典名著也随之热销: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
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
……
(江苏南京十三中 蒋昕捷)
这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赤兔之死》独辟蹊径,以浅近文言写就,获得满分,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其实撇开文体,就文章本身而言,无论是设思、结构、论述,均属上佳。当然,最大亮点依然是小作者对传统经典,包括文字的熟悉。“赤兔之死”的故事取材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原文“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仅35字。将它演绎为千字文,自成故事,实为难能可贵。据我核查,全篇引文共有10处,均言之有据,其中“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一段与《三国演义》中所写一字不差。
无论是广征博引、涉笔成趣,还是想象丰富、联想合理,其根本点都是源于作者读书之勤,积累之广,更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我国青少年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努力和成绩。在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今天回头读来,更觉饶有兴味,颇有“报春”之感。
孩子们不仅将视野投向辉煌的昨天,也关注多彩的今时。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他们”,就有了这样的一篇佳作:
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抑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
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
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但我们的成绩不差!”“北京的2008,也是我们的2008!”
……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多么敏锐的目光啊!出生在城市里的孩子,从未忘记、也不轻看那些来到城市的孩子。“他们”和“我们”,似分,实合,大家是一个共同体,是应该共同携手、互相拥抱、一起进步的中国少年。这篇文章写出了少年郎心存他人、心寄天下的美好情怀,也映射出了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城市化进程的时代步伐,令人称赞。
而在当今这个新时代,“意气风发向未来”,是少年的共同心声:
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跨,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了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谷底达到艺术的巅峰?
这是2017年湖南省的一篇高考作文。全文纵论古今,意气凛然,表达了新时代少年学子的广阔胸怀。作者循题意而作,列数历代英雄报国的壮举,情文并茂。今人举聋哑人邰丽华,“千手观音”的成功舞蹈,“感动中国,感动你我”,确然,信然!
今年高考,天津一名考生挥笔写下《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
参加过无数次的升旗仪式,高唱过无数遍的《义勇军进行曲》,但很少深入思考过:先辈们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投身于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惊涛巨浪?英雄们为什么会数年如一、永不疲倦地献身于国家发展、社会繁荣的滚滚洪流?
……
想起了方志敏。
……
想起了陶行知。
……
想起了黄大年。
……
“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这个“你”就是祖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的梦想;让我们坚定信念,从我做起,为了这个伟大的梦想尽情地奔跑吧!
文章从学习革命先辈写起,以《不忘初心》歌词“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结尾,表达坚定信念、献身祖国的重大主题,新一代青少年的蓬勃朝气,跃然纸上!
回望煌煌70年,我国中学生优秀作文灿如繁星,难以尽数,美不胜收。这里选录的只是其中闪亮的几颗。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处于最美好的时期,我们的青少年正处于最富创造力的年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是十四亿人民的共同心愿。让我们热情欢呼:“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