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八月八。这是里约奥运会第二个比赛日,射击选手张梦雪为中国队赢得了第一块金牌,第四次参加奥运会的吴敏霞赢得跳水生涯的第五金,龙清泉一声怒吼举起第三金。首日错失金牌后,金牌还是如约而来了。
今天也是北京奥运会开幕8周年纪念日,当五星红旗升起在地球另一端的奥运会赛场上,你是否会想到那个烟花璀璨的鸟巢之夜,是否真正意识到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的意义?是否意识到北京奥运会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史上的伟大地位?
这些问题问得似乎有些太抽象。简单说来就是:你是否知道,北京奥运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届奥运会,这个伟大绝对不是罗格在闭幕式上一个“无与伦比”可以含糊过去的。8年中间,经历了伦敦和里约后,我更相信,我们有点过于保持低调了。伦敦奥运会结束后的四年里,英国媒体一直将之形容为“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而我们还在对那个“无与伦比”念念不忘。
无论从场馆设施、服务、比赛成绩、交通、全国人民的参与等等,绝大部分方面我们都可以超越伦敦,我们自己将北京奥运会定位为历史最佳,用不着任何不好意思。
第一天杜丽和孙杨憾失金牌后,确实将很多人吓出了一身冷汗,今天一早醒来,朋友圈就见到一篇“警惕金牌无用论的帖子”被疯转。我们不仅低调地评价了北京奥运会,而且自从2008年举办过奥运会、挣得金牌第一位之后,否定奥运会和金牌的论调就似乎越来越有市场,打的旗号当然是发展社会体育、职业体育、全民健身等等。似乎只要放弃了传统的奥运会夺金战略,国民的身体才能健康,职业体育也才能发展起来。
回首这八年,人们对职业赛事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大满贯冠军的风头超过吴敏霞这样的奥运功臣,为国争光与职业赛事被人为对立,甚至反体制都变得时髦。可是在伦敦的地铁里,做广告最多的还是奥运会七项全能冠军恩尼斯,温网冠军穆雷去年带领英国队赢得了戴维斯杯,他还作为卫冕冠军参加里约奥运会,并在开幕式上成为英国代表团的旗手。
与穆雷一样,纳达尔也成为了西班牙代表团的旗手。8年前,他在北京的钻石球场赢得了奥运会单打冠军,8年后的今天,他带伤上场,参加了两个月来的首场比赛,并取得胜利。赛后这位14个大满贯冠军告诉记者:“我的手腕还没有完全康复,如果这是一场职业网球赛,我完全没有必要参加,但这是奥运会,四年举办一次,这是令人难忘的体验,我四年前因伤错过了机会,我不想再次失去这个机会。”
里约奥运会开幕那天,BBC在社交媒体首页上用了这样的签名“世界上最伟大的表演”。奥运会依然是各个国家参加角逐的最大的竞技场,奥运金牌既是硬实力的体现,也是提升软实力的重要工具。2012年奥运会后,英国人将所有奥运会冠军出生地附近的红色邮箱染成金色,这些邮箱至今还是英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澳大利亚选手霍顿前一天击败孙杨赢得冠军之后,狂妄之极,对孙杨无端指责。作为一个大国,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其实也没有必要理会他们的评价,而回击他们的最好方式,其实是在赛场上击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