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养老金管理机构日前公布的一份最新报告引发日本国内外的迅速关注:2015财年,日本养老基金亏损额高达5.31万亿日元(约合3400亿人民币)。这是日本养老基金5年来首次出现赤字,亏损额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
如何看待日本养老金运作的巨额亏损?这与安倍政府的政策有何关联?本版编辑特请专家做详细解读。
1
配合“安倍经济学”转型
养老金炒股比例大上调
问:养老基金是一国民众的“养老钱”。日本养老基金的运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答:日本的养老金管理机构—养老公积金管理运营独立行政法人(GPIF)管理着全球最大的养老基金,规模超过130万亿日元。但其日前公布的一份最新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受全球经济疲软、日元升值,特别是日本股价下跌的影响,2015财年日本养老基金亏损额高达5.31万亿日元。这是日本养老基金5年来首次出现赤字,亏损额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其中,基金投资日本国内股市部分亏损大约3.5万亿日元,海外股市投资亏损约3.2万亿日元,外国债券投资亏损6600亿日元,仅日本国内债券盈利2.9万亿日元。
2014年日本首相安倍表示,作为“安倍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日本的养老基金需要改变资产组合方式,使基金能够投资股市,“为拉动经济增长作贡献”。当年10月开始,机构一改养老基金的传统运作方式,开始积极响应“安倍经济学”号召,跟风“炒股”。其间,机构将国债及公司债投资的基金占比从60%下调至35%,在减持债券的同时,还将股票投资的基金占比从24%一举上调至50%左右。今年上半年,日均股价的大幅下挫开始引发人们对养老基金入市的担忧。日本部分专家认为,受英国“脱欧”等因素影响,今后日元升值和股市低迷的格局可能仍将持续,2016财年养老基金投资也将继续面临严峻挑战。据市场人士估算,今年第二季度的养老基金投资亏损可能已经达到数万亿日元。
在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国度里,为了建立可持续性的养老基金,有必要加强养老基金的资产运作投资,实现保值或增值目的。
出于平衡投资收益和风险的考虑,养老基金的资产组合应当科学合理安排,对投资高风险金融商品的比例需要严格控制。
2
老龄化严重经济又下行
安倍为减负“铤而走险”
问:过度提高股票投资额的基金总量占比,将给养老基金的运作带来很大风险。在这种背景下,日本首相安倍为何鼓励日本养老基金机构入市炒股?
答: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安倍鼓励日本养老基金机构入市炒股呢?答案当然不是什么“为拉动经济增长做贡献”。安倍“铤而走险”,鼓动养老基金入市炒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人口老龄化和经济下行使国家财力匮乏、财政负担难以为继。
现行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医疗及卫生保健四部分组成。从2015年的数据来看,日本的社会保障支出约为117万亿日元。其中,仅养老金一项的支付总额就达56.2万亿日元,其余为医疗支出37.5万亿日元,社会福利等支出23.1万亿日元。而作为收入来源,日本国民缴付的医疗、健康及养老等保险费总额为64.8万亿日元,不足部分资金为44.6万亿,需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负责财政划拨。近年来日本少子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社会保障支付的资金缺口正在以年均一万亿日元左右的规模不断增加,给日本的财政带来了很大负担。2015年度日本的国家预算收入为96万亿日元,其中税收占约为56.6%,发行国债获取的财政收入占比为38.3%,接近整个国家预算的4成。由于预算收入结构上的原因,造成日本国家预算支出对国债及利息偿还的支出负担不断增加。同时,社会保障的预算支出占比也达32.7%。
目前日本的财政状况是:中央政府财政支出的1/3以上用于填补社保缺口,1/4用于国债的债息偿还。这表明整个国家预算支出超过一半需要用于还债和填补社保支出的“窟窿”。在目前经济下行和未来社保缺口不断扩大的阴影下,日本的国家财政已经开始面临国债偿还和社保支付的困境。因此近年来安倍致力于推动所谓的社会保障和税收的一体化改革。但政策效果皆不如预期。
3
填资金缺口只剩一条路
隐瞒损失以利参院选举
问:在养老金问题上,“安倍经济学”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答:为了解决今后日本社会的养老压力,安倍政府必须解决资金来源问题。目前日本只有三条途径可以解决养老金的缺口问题:一是实施消费增税,增税部分用于社保支出。二是提高保费,延缓支付年龄。三是提高养老基金运作效率,扩充规模。其中,迫于经济形势,消费增税已经再三延期,近期实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提高保费、延缓养老金支付年龄的举措已经陆续付诸实施,但效果不如预期。同时,如果保费过度上涨或领受年龄过高,非但不利于解决资金缺口,而且容易引起缴费率下降并引发工薪阶层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产生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因此,从安倍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引导和鼓励养老基金积极入市“创收”,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要保证养老金下海入市只赚不亏,就必须贬日元、兴股市、营造“资产泡沫”。这就是过去两年里“安倍经济学”的主要政策动机所在。
从去年开始,受全球经济疲软、国内结构改革止步不前等因素的影响,日本经济复苏无力,国内消费、投资增长乏力,出口也开始出现萎缩趋势。在此背景下,日本开始从日元贬值下行、股市升温上扬逐步向日元反弹升值,股市震荡下行转变,加上海外股市下行等叠加因素,入市炒股的养老基金首当其冲出现亏损,从而引发日本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按照过去的惯例,养老基金管理报告理应在7月初公布,但是今年却推迟到参议院改选结束后发布。对此,日本在野党认定安倍政府有意隐瞒损失以利选举,要求就巨额亏空追责。为了淡化亏损事件影响,缓和社会矛盾,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2015财年养老基金亏损对养老基金总量“完全没有影响”,养老基金的运用状况应从中长期判断。不管怎样,安倍政府成立以来养老基金总量还是实现了增长。但是笔者认为,在实体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形下,仅依靠营造“股市泡沫”来接济养老金的话,未免投机的目的太强,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4
狂拿民众养老钱“玩火”
将影响自民党执政根基
问:此次养老金巨额亏空,对安倍执政有何影响?
答: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功与否是不同年龄阶层选民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养老基金运作模式的改革就是其中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对年轻人而言,养老金缺口的增加意味着今后税收负担的增加和缴纳年数的延长,而对中老年人来讲,养老金缺口的增加意味着退休年龄延迟和受领时间的短缩。因此,如何解决养老金的透支问题是安倍内阁必须越过的一道“坎”。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总结过人类的四种花钱办事方式:第一种是花自己的钱为自己办事;第二种是花自己的钱为人家办事;第三种是花人家的钱为自己办事;最后一种是花人家的钱为人家办事。第一种花钱方式是最有效率的花钱办事方式,而最后一种是最没有效率的花钱办事方式。日本的养老基金来源于日本国民的缴费。养老金管理机构的基金运作正好属于弗里德曼所说的第四种花钱方式,加上投资风险较高的股票,只能说是不出问题才怪。尽管如此,安倍倒还是不忘拿日本国民的钱,为自己所谓的“安倍经济学”造了一把声势,替日本股市买了一个大单。
本月2日,日本内阁府通过了规模约为28万亿日元的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用于托底日本经济。由于经济结构改革止步不前,所谓的“安倍经济学”已经前后连射了“六支箭”,只可惜“箭箭脱靶”。目前的日本经济不但个人消费乏力、投资疲软,而且出口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日元却重启“上升通道”、股市势必会下行。在此情形下,安倍不得已只能加大财政投入剂量,以求下半年能够实现经济复苏。
“玩火者必自焚”。在“安倍经济学”失灵的情况下,如果继续拿日本国民的养老钱去“玩火”的话,必将引起日本民众的反感,从而影响其执政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