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谋划“密约外交”
日本与印度就民用核协议的谈判由来已久。印度作为一个拥核国家,但却没有加入核不扩散条约。因为担忧印度可能将核技术用于军事用途,日本不愿与印度在民用核能技术方面加强合作。
2015年12月,安倍访问印度时,双方就签署民用核能协议达成了共识,但因法律和技术细节问题没有正式签署。
印度《经济时报》说,作为一个曾经被原子弹轰炸、深受福岛核电站泄漏之害的国家,日本国内对签署该协议的反对声不小。有不少日本民间团体和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举行抗议示威,手持“我们不能用核创造和平”“我们反对日印核协定”等标语。但安倍以“交涉中”为挡箭牌,以“涉及国家机密”为由,不明确公开内容、不直面接受国会在野党质询,就计划强行签署该协议。
借机扩大经贸输出
安倍在日印民用核能合作协议中还夹带了扩大对印经济输出的“私心”。此次,日本还将为印度提供总值120亿美元的经济与技术援助一揽子计划,其中包括一笔低息贷款。在此次莫迪访问期间,安倍还将力推出售价值16亿美元的12部US-2i型两栖救援机。
法新社认为,日印希望借签署民用核协议,推进在核电设施上的项目合作,进而加强两国间的经济与安全合作。
莫迪有意避开质疑
近年来,印度经济高速增长,随之而来的电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核能发电已成为印度今后电力开发的重心。去年12月,日本和印度两国首次就高铁和民用核项目达成协议,总理莫迪表示:“这标志着日本和印度之间合作新时代的开始。”
印度国内一直存在反对发展核能的力量,一是出于环保原因,二是出于意识形态原因。印度左派一直反对莫迪的发展主义,反对简单推动GDP(国内生产总值)发展。
此次,日印秘密“搞定”民用核能协议,莫迪主要是为了避免引起国内的质疑和反对声音,毕竟印度政府曾有“前车之鉴”,2008年,由于印度政府执意推进与美国达成的核协议,印度左翼政党决定撤消对政府的支持,主要反对党印度人民党还曾趁机发难,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
日本拉印制衡中国?
法新社报道称,此次印度总理莫迪访问日本,日印希望借此强化经济与安全合作,“联合牵制中国”。日印深化合作的动力之一是“应对日益强势的中国”。
分析人士认为,日本与印度开展民用核能合作,表明安倍很想以印度作为平衡中国的一个影响力量。
日本媒体表示,在拉拢印度、制衡中国的强烈愿望下,安倍政权顶着国内舆论的质疑和反对,开展“密约外交”,推进日印民用核协议谈判。 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