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封面人物/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
     
2017年03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
绿色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增长点
杨硕
■ 马骏近照金伟良 摄
  本报记者 杨硕

  人物肖像

  马骏,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兼任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国际世界经济论坛国际货币体系议程委员会委员、国际金融论坛理事、复旦大学客座教授与博导。

  马骏曾连续4年被国际投资界权威的《机构投资者》杂志评为亚洲经济学家第一名,五次被该杂志评为中国分析师第一名。

  马骏2000-2014年初在德意志银行任职,曾担任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首席投资策略师、董事总经理。1992-2000年间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曾任经济学家和高级经济学家。1988-1990年间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其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货币与汇率、金融市场、环境经济等。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走在前列

  3月初一个下午,记者在位于东园路上的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见到了马骏。当天,那里正在举行一场有关于绿色金融未来如何发展、绿色体系构建等主题的论坛。作为论坛的特邀嘉宾,马骏在现场做了主旨演讲。关于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马骏侃侃而谈。事实上,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是马骏的另一个身份。

  马骏表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生态失衡等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产业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从金融业自身可持续发展来看,发展绿色金融也是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金融理念的提出和实践是21世纪金融创新、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业竞争的制高点。

  2015年被称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元年”。当年4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成立,成员单位达140家,所管理的金融资产余额占中国全部金融资产的65%左右。9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明确了建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突破性提出了“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底色,而绿色发展无疑要有绿色金融的支持。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12月,中国倡议、推动成立了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英格兰央行担任共同主席,研究各国发展绿色金融经验,探讨建立全球绿色金融体系、推动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等问题。

  进入2016年,绿色金融发展更加迅速。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已经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使我国成为全球首个建立了比较完整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也是全球仅有的三个建立了绿色信贷指标体系的经济体之一,标志着我国在促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通过财政贴息支持绿色信贷

  马骏就“地方如何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马骏认为政府还可通过再贷款、财政、担保支持绿色信贷。“首先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对绿色的项目进行贴息,通过这种贴息的方案,压低以撬动民间资金的财政资金,将不良率控制在较水平。其次,可以通过担保机制大幅度降低风险溢价,降低融资成本。”

  马骏介绍说,过去10年,我国环保部和财政部联合运作了“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等项目,为部分企业提供贴息积累了管理经验。

  但现行贴息政策还面临若干问题。比如,贴息计划主要针对污染整改、排污控制项目(如燃煤机组脱硫脱硝),意在“堵”住污染,但较少涉及新的环保绿色产业,如清洁能源、清洁煤炭、天然气汽车等;其次,贴息计划倾向于大型项目,如全国性的环境污染检测项目、核电项目等,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优惠;此外,申请贴息手续较复杂,企业需出具银行缴息证明才能获得贴息补助。

  “因此,要健全绿色信贷贴息机制,就要适当提高财政贴息率和贴息规模。”马骏指出合理划分贴息期限,确定贷款贴息项目清单,对符合清单的项目简化和加快审批流程。同时试点由财政部门委托商业银行(或未来的绿色银行)管理绿色贷款贴息的制度。财政部门、发改委应该与银行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合作,制订一套科学、有效、便捷的对绿色项目的贴息计划,既支持治污改造项目,又支持新兴绿色产业;在企业规模上,尽可能囊括更多符合标准的中小企业。 

  马骏表示,除了通过财政贴息支持绿色信贷,还可以通过再贷款即央行向金融机构提供较低成本的资金来支持绿色信贷和绿色投资。“再贷款也是在七部委《指导意见》中首次正式提出,为我国首创。过去再贷款用于一些结构调整的项目,比如小微、三农,已经执行了很多年。国家希望金融业在补短板、支持薄弱环节方面发挥作用。其实绿色产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短板,现在生态这么脆弱,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这么严重,就是与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服务不足有关,所以这个短板也需要靠绿色金融来补。同时可以探索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对有良好绿色表现的银行予以一定的激励,全面执行绿色信贷政策。”

  用绿色债券为中长期项目融资

  马骏还建议可以用绿色债券为中长期的项目提供融资。“201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市场司发了绿色金融债的公告,启动了中国的绿色债券的市场。2016年中国债券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国内外发行总量共达2300亿人民币,占到全球绿色债券量的40%。中国虽然已发行了2000多亿的绿色债券,但只占债券发行量的2%。”马骏认为我国的绿色债券仍有很大空间可以成长。

  期限错配成为常见挑战。绿色行业中很多是中长期项目,如污水、固废、新能源、地铁、铁路等,很多项目的还款期甚至长达二十年。很多国家依赖银行体系为绿色项目提供融资,但银行系统会受到期限错配的制约。比如,中国的银行系统平均负债期限只有六个月,全球主要市场银行的平均贷款也只有两年左右。长期资金供给不足制约了中长期绿色项目融资能力,或者说使得中长期绿色项目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绿色债券是可以解决期限错配问题的非常重要的手段,既可以让中长期项目直接发行三年、五年、十年的债券,也可以让银行发行中长期的绿色债券来支持中长期的绿色贷款。”马骏说。

  马骏还指出,地方政府应支持绿色担保机构的运作。马骏认为,绿色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症结就是资信不足,而融资担保具有信用放大和财务杠杆的作用,通过对绿色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放大了绿色企业的资信等级,从而提高绿色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缓解了绿色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专业化运行的绿色担保机制可以有效解决部分风险较高的绿色项目的融资贵问题。我国的一些地方政府正规划成立专业性的绿色贷款担保机构,还有些地区考虑由省、市、县多级出资建立绿色项目风险补偿基金,用于分担部分绿色项目的风险损失,来支持绿色担保机构的运作。”

  马骏表示,地方可试点成立专业性的绿色担保机构或信用担保机构,允许以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各种形式建立绿色担保机构。担保对象为符合绿色产业政策的企业以及节能服务公司,并由地方财政出资建立绿色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用于分担绿色项目的部分风险损失,支持绿色担保机构的拓展业务。

  成立地区性行业性绿色基金

  马骏还认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需要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利用一些政府背景的绿色基金投资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过去我们发展绿色金融,但主要以贷款为主。贷款太多,杠杆率太高是有风险的,未来不光要发展债权融资,还要发展股权融资,要发展股权类的绿色基金。”

  七部委《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中央财政整合现有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区域性绿色发展基金。这就向社会各界发出了政策层面支持绿色投资的积极、重大的政策信号,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

  马骏指出,过去,中国绿色金融主要局限在绿色信贷方面。但是,绿色项目要获得银行贷款或发债,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以股权投资为主的绿色投资基金可以补充绿色项目资本金。

  “很多绿色项目是比较新的,从技术上来讲,民间觉得风险比较大,也面对政策上的不确定性。由于这些不确定性,民间资金不太愿意投入到这些绿色项目。而政府背景的基金参与投资这些项目后,可以大大降低民间对于这类项目的风险嫌恶,使得民间资金愿意跟资。另外,绿色发展基金在一些绿色产业可以树立样板和标准。因为很多绿色产业涉及到新的技术,新的应用,所以有政府背景的机构出面支持新的绿色项目可以在标准设定方面为整个业界提供基础。”

  马骏表示,政府可以有多种方式来推动、组建绿色产业基金,比如以一般合伙人(GP)、有限合伙人(LP)的形式,成立地区性、行业性绿色基金。未来,中国将在中央和地方层面建立各种绿色产业基金,支持环境改善和绿色产业的发展。中国还将鼓励有外资参与的中外合资绿色发展基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话题·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版
   第B08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C06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绿色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增长点
新民晚报封面人物/金融城B02绿色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增长点 2017-03-18 2 2017年03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