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
教师节快到了,很多人就会在想,在琢磨,这个节该怎么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想法,譬如商家,考虑如何促销;譬如家长或者学生,会惦记应该给老师送些什么。
又譬如我,想到了抗战胜利后的上海,想到了夏丏尊老人的过世。不知道为什么,一说到中学老师,一说到教师节,情不自禁会想到夏先生。夏先生热衷于教育,编过很多适合孩子看的书。大家为了纪念,专门设个奖,准备好基金,每年奖励一位优秀教师。结果呢,不了了之,为什么,问过我伯父,原因很简单,钱贬值了,物价飞涨,原来那点钱,已没意义。
伯父是夏先生的女婿,他的解释绝对权威,绝对真实。想到网上很多文章,说以前教师待遇,如何得到尊重,如何有地位,如何完美,真相显然不像描写的那样。倾巢之下,岂有完卵,经济形势一旦不好,大家都得过糟糕日子。抗战期间,为挣点外快,朱自清编中学教材,闻一多为人刻图章,化学大教授去小作坊指导做肥皂,都是很好的历史掌故。
我所在的社区,是双学区房,房价贵不说了,大家心知肚明,想说的是上学孩子。毫无疑问,能住这儿的家庭都幸福,必须或者基本中产。快到教师节,给老师送些什么,是免不了的人情世故,做父母的恐怕心里都会犹豫,都会为难,该让孩子准备什么礼物呢。我孩子读书那些年,时髦送贺卡,送新年挂历,后来据说已走样和夸张,直接送钱或礼品卡。
现在要反腐倡廉,给老师送什么,应该有点新花样。所属街道策划了一个“教师节鲜花送公益活动”,希望社区的孩子们行动起来,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回报师恩,呼应师德。譬如写点什么文字,拍些有意义的照片或视频,然后到花店去换鲜花。具体流程我也说不太清楚,有些复杂,比较直白的说法就是,鲜花要孩子们通过自己劳动去获取。
当然,太多鲜花也会成为问题,主办方以公益的鲜花券代替,也就是说,不是实物,是书签一样的券。在大数据时代,这个活动的有趣点,能够立刻测试,哪些孩子挣的花多,哪些老师收的花多。鲜花券可以在指定花店领取鲜花,也可以换成积分,兑换书籍和其他文创产品。
教师节就要到了,教师节总是要过,怎么过却是个老话题。我并不觉得这个创意完美,然而与送贺卡和新年挂历相比,与送钱和礼品卡相比,有了提升,而且内涵也完全不一样。在新形势下,可以看出组织者的良苦用心,为家长,为老师,更重要的是为了同学,其中积极意义,值得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