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隶属上海报业集团的上海新华发行集团作为出资主体举办的思博学院,今年将“开学第一课”聚焦在“学在大学”。校长皋玉蒂说,“学在大学”与思博学院“相信人人有才,帮助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学校将通过“学在大学”的启迪,实现以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复合育人、协同育人,坚持办一所有文化根基的高职院校。
“什么样的大学生才是老师们心目中的‘好学生’?”结合自己在多所高校从教的经历,陆靖说,“好学生”未必一定要得最高分,但他们的答题思路是要有创新性的。同时,“好学生”的文体活动也要能拿得出手,最好是球打得好,还不近视。另外,“好学生”的同学关系必须是非常融洽的,人缘要好,要能助人为乐。总之,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才是大学要培养和塑造的榜样学生。
“大学的教材怎么读?”陆靖希望同学们能像读侦探小说那样去读书,不断揭示知识的谜底。“教材要读得细,怎么个细法?一个学期学下来,有多少同学能记住教材的目录?这倒不是要求大家去背目录,而是希望同学们知道,教材每个章节的编排其实反映的是知识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把教材的目录记熟了,整个知识框架也就了然于胸了。学习要关注细节,更要关注整体。”他说,上课笔记不是看谁记得多,更不是记那些书本上有的内容,而要记“教材上下文段落、语句之间没有的,是出自授课教师之口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教材。但同学们可能又要问:“我怎么知道哪些内容是教材上有的,哪些内容是教师传授的自己的见解?”陆靖说,这就需要课前的预习,这也是“学在大学”的重要一部分。
“如果读了几年大学,却没有读过一本自己专业方面的经典著作,而只是读过教材和教辅书,这必定是上大学的悲哀,不是大学教育应有的选项。”“到大学里来是为了练脑筋,是为了让自己聪明起来。”“不管是哪个专业的,只要是学校里最受同学们欢迎的老师上的课,你却没有机会去蹭过几节课,没有挤进教室里去当过旁听生,那么这样的大学也算是白上了。”……由市教委主任为大学新生上第一课,而且还鞭辟入里地道出大学学习的本质,同学们反映受益匪浅。据悉,思博学院的“开学第一课”还将陆续推出一系列的新生讲座。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