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方坐车去陕西,至华山处见秦岭一脉,那般突兀地绵延着,浓重勾勒出不一般的巍然轮廓。
我以前爬过华山,此次不去,有缘便去了玉泉院。
玉泉院在华山脚下,不远处,就是秦岭,潜意识里,知道此地承载的文化含量,会相应的浑朴厚重。
从阶梯处缓缓踏步向上,经玉泉广场,进入园林中,有高大绿树参差其间,只感觉到院内森然。在其中漫步,只见一座座宏伟的建筑,曲曲折折的回廊,还有淙淙流淌的清泉。这是一座道教园林,祠院内供奉有陈抟老祖像,时而可见历代名人撰写的碑碣、题记、匾额等,这些石刻题词,充满着道家清净无为的文化气息。院中有山荪亭,有无忧树。亭是古亭,树为古树。时间的深邃,在这里很有些沉甸甸的,甫游至此,也沾染了些古意。园林接了古人气息,即便格局不是相当宏大,也有了大气象。再想在这道院里,道士们在华山山麓的修行,自有一份风流旖旎,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道观,确实是不同的。
里面有女道士二三,皆着素衣玄服,次递有序的焚香,理琴,引磬,使我等俗人顿感滤去了烟火俗气。
据说在这里祭拜,是很灵的。听从友人的建议,许了愿,去拜了拜。友人知识渊博,是一个具有古文人气质的“今之古人”,经过他的讲解,这座园林的窗棂屋瓦,修饰得虽不如江南园林那般精致,但却有了层次,有了灵气,在幽境清妙中多了厚重古拙的气象。
这是一座经过秦风渭水浸润过的园林,感觉真是不一般的。虽久居江南,但也想深入地了解秦地的园林文化,这可能与我所学的专业有关。在读研的一段时间里,我涉猎过先秦、汉唐的一些知识,也对秦地的园林有过一些了解。古人笔下的上林苑囿,官私宫苑,皆气势恢宏,真的是很让人向往的。说起来,这都是有些遥远的事了。玉泉院虽不似皇家园林那般宏阔,但它朴真的至味,具体而微地透露了陕西古代园林的风貌。
玉泉院向上,便是近在咫尺的华山,山石褶皱,颇有书卷气。有一列火车从半山腰驰过,原是因陇海铁路,从华山那巨大的花岗岩肠胃中穿过。看上去,这是相当破坏园林的整体景观的。现代文明社会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却也把那种纯粹的宁静给打破了。今人与古人的生活方式,是那么的不同,真值得人好好思量。
起先我是不知,后来游完出来,缓缓走下台阶时,才想起,十几年前从华山顶下山,正是从玉泉院处出来。多年后有缘再次游赏,风景与人情均有可佳之处。
在西安历史博物馆,买了《陕西古代园林》一书,从中我获得了一点对玉泉院的综合历史。在眼前,逐渐又还原出一幅古树虬蟠、亭榭楼台、清泉绕流的画面,新鲜,朗润,笼罩在日光里。因为画面有明静的纯净感,所以,一直保留着,不肯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