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周瑜和诸葛亮,从未发生过争论。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都是周瑜的,罗贯中信手拈来,不管知识产权,不管商标版权,全给了诸葛亮。所以鲁迅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近妖了,离人就远了。
周瑜也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周瑜的度量很大。《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刘备说他“器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
瑜亮之争,这都是小说。虽然艺术真实,但难以细究。
倒是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将相和”,颇值得吸取。这个世界,以和为贵。和不是不争,不是怕事,而是一种平静大气的生活态度。
所以,我挺看好李宗伟。赛场上,他争胜。赛场下,他写《败者为王》。人生,若常以“败者”的姿态出现,又哪来心理落差,又何来信心崩溃?
败者,常常是胜者,常常是生者,常常是圣者。
体育赛场上的瑜亮之争,若沦为意气之争,常两败俱伤。远的不说,中国足坛最终爆发出丑闻,就是不择手段争斗而导致的。
瑜亮之争,应该形成良性循环。就像韩国女子射箭团队应对中国队的追赶,你练得苦,我练得更苦。你强,我争取更强。如此,则双方都实力猛增,稳稳站定巅峰位置。
这几天,奥运会已接近尾声。中国记者稍得空闲,可以聚谈。很多人的想法是,奥运是难得的经历,我们关注赢家,但也关注输家。而且往往,输家的故事,可以找寻到更多的感动。
这是经验之谈。
更进一步的想法是,该到胜负之间去寻找新闻。胜者对败者的表态,败者对胜者的态度,其中蕴含着人性的冲突。
这,是独到之谈。瑜亮之争总有胜负,但胜负之间总有和顺。奥运会,更多的是融合,更多的是交流,更多的是激荡。
晏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