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人原本以为这些大都用废弃材料和物品创作的艺术作品,所要表现的仅仅是一个关于环保的主题,但当他们深入了解和探讨了这些作品的意义之后却发现其所传达的信息已经远远超出了环保的理念。事实上,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学生们在罗马大学交流展出的作品所表现的,是一个关于价值重塑和重新体验通过再生所产生的新的生命,并探寻和发现其意义与价值的过程。
在这些作品中,废旧材料与物品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和意义。而对于意大利人或者罗马人来说,这种关于再生的信息和理念其实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这里是西方文艺复兴的中心,尽管这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已经过去了五百年,但直到今天意大利的名字仍然是与文艺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在中国,文明的再生却似乎是与一个更加纯粹的东方理念联系在一起的,那就是轮回,它既是一个有关因果和宿命的宗教命题,又是一个有关生命循环的自然哲学的命题。事实上,对于中国人而言再生与轮回就是世界存在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在这样的过程中,轮回同样不是意味着重复,而是一个不断传承和创造新生命的过程。
今天当人们普遍以为中国人因丧失了自己的主体价值理念而已经对自己的文化丧失信心的时候,这些年轻人的作品却似乎是在向我们传递着另外一种信息,从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到,正在试图从自己国家深厚的文化记忆中重新找回其充满知性和感性的文化本性的一代新的中国人,对自身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和感悟。
从表面上看学生们创作的这些作品似乎同五千年的中国古老文明没有任何关系,但在其背后,或许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与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更为深刻和本质的关联,那就是他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所找到的各种素材,自由地表达出他们的思想和感受,事实上这正是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和艺术中最动人和最具有魅力的那部分东西。正如700多年前来自那不勒斯的托马斯·阿奎那在其著名的神学著作《神学大全》中所说的那样:“只有人才可能自由地观察他周围的各种感性的事物,无论是天上的和地上的,以便从各种事物之中取得理智的真理。”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我们眼前的这些年轻人,通过他们的作品,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的一小部分,但是他们看到的或许是最重要的那部分,那便是关于中国和她的文化的未来。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