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炒货结缘,不得不提店里卖的炸肉粉。那时候炒粉技术不成熟,进的炸肉粉多少都含沙,有一批炸肉粉含沙量特别多,就有邻居来找我麻烦。从那时起,我就自己从源头把关,自己买米买八角,加工炒粉,结果一上市就深受喜爱。
1992年年底,按照安庆本地习俗,家家户户在过年前开始炒米、炒芝麻粉等,鸡汤泡炒米也是本地正月待客的特色食品。那些年安庆老城在大建设中,一栋栋大楼取代砖瓦房,家家户户的小灶台开始消失,我也就此想到炒货今后的市场应该会越来越大。
我以自己的小名“毛头”为名,开始了前店后坊经营,开始手工炒制炒米、芝麻粉等。每天清晨5点就开门,在支起的大铁锅旁,一把炒帚一炒就是一天。当初的小店后来慢慢就不开了,专心做炒货。一开始,每天只炒二三十斤,后来,炉灶越来越大,“毛头炒米”名声也越来越响。2017年,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毛头炒米”从手工作坊成为小微企业。
20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也越来越活跃。我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炒货品种,我也在不断学习钻研“炒功”,而我最钟情的还是炒米。如今,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也开始尝试网上销售。现在很多外地老乡,不用回家乡,就能网购到我们“毛头炒米”。
对我们这一代来说,炒米就是年味,在今天,它也代表着一种地方文化传承。不少在外地的安庆人,回到家乡,总要来我这里带一些安庆炒米再回去。改革开放40年,红利惠及千家万户,现在人们不愁吃不愁穿,但我觉得我有责任将安庆炒米文化传承下去。
蒋立强
今年55岁。十来岁就与炒货结缘,以自己小名“毛头”命名的炒米从安庆卖到了全国。去年,他成立了公司,“毛头炒米”从手工作坊成为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