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康庄大道40年·安庆篇
     
本版列表新闻
我的安庆故事~~~
我的安庆故事~~~
我的安庆故事~~~
我的安庆故事~~~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安庆故事
为舌尖上的中国添一把炒米香
  1979年,初中毕业的我,“顶替”母亲到安庆纺织器材厂成为一线工人。到上世纪90年代初,厂里不景气,我辞职办了一家纺织五金配件厂。因为资金、场地、技术等原因,短短一年,创业梦想就毁了。为了生活,暂时开了一家小店,销售生活用品及食品烟酒。那是我人生最失落的时候,但我不甘心就此失败。 

  我跟炒货结缘,不得不提店里卖的炸肉粉。那时候炒粉技术不成熟,进的炸肉粉多少都含沙,有一批炸肉粉含沙量特别多,就有邻居来找我麻烦。从那时起,我就自己从源头把关,自己买米买八角,加工炒粉,结果一上市就深受喜爱。

  1992年年底,按照安庆本地习俗,家家户户在过年前开始炒米、炒芝麻粉等,鸡汤泡炒米也是本地正月待客的特色食品。那些年安庆老城在大建设中,一栋栋大楼取代砖瓦房,家家户户的小灶台开始消失,我也就此想到炒货今后的市场应该会越来越大。

  我以自己的小名“毛头”为名,开始了前店后坊经营,开始手工炒制炒米、芝麻粉等。每天清晨5点就开门,在支起的大铁锅旁,一把炒帚一炒就是一天。当初的小店后来慢慢就不开了,专心做炒货。一开始,每天只炒二三十斤,后来,炉灶越来越大,“毛头炒米”名声也越来越响。2017年,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毛头炒米”从手工作坊成为小微企业。

  20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也越来越活跃。我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炒货品种,我也在不断学习钻研“炒功”,而我最钟情的还是炒米。如今,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也开始尝试网上销售。现在很多外地老乡,不用回家乡,就能网购到我们“毛头炒米”。

  对我们这一代来说,炒米就是年味,在今天,它也代表着一种地方文化传承。不少在外地的安庆人,回到家乡,总要来我这里带一些安庆炒米再回去。改革开放40年,红利惠及千家万户,现在人们不愁吃不愁穿,但我觉得我有责任将安庆炒米文化传承下去。

  蒋立强

  今年55岁。十来岁就与炒货结缘,以自己小名“毛头”命名的炒米从安庆卖到了全国。去年,他成立了公司,“毛头炒米”从手工作坊成为小微企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第A03版: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第A04版: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第A05版: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第A06版: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第A07版: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第A08版: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第A09版: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第A10版: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24版:要闻
   第B01版:康庄大道40年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刊
   第B02版:康庄大道40年·上海篇
   第B03版:康庄大道40年·上海篇
   第B04版:康庄大道40年·长兴篇
   第B05版:康庄大道40年·长兴篇
   第B06版:康庄大道40年·安庆篇
   第B07版:康庄大道40年·安庆篇
   第B08版:康庄大道40年·武汉篇
   第B09版:康庄大道40年·武汉篇
   第B10版:康庄大道40年·宜昌篇
   第B11版:康庄大道40年·宜昌篇
   第B12版:康庄大道40年·重庆篇
   第B13版:康庄大道40年·重庆篇
   第B14版:康庄大道40年·成都篇
   第B15版:康庄大道40年·成都篇
   第B16版:康庄大道40年·泸定篇
   第B17版:康庄大道40年·泸定篇
   第B18版:康庄大道40年·拉萨篇
   第B19版:康庄大道40年·拉萨篇
   第B20版:康庄大道40年·日喀则篇
   第B21版:康庄大道40年·日喀则篇
   第B22版:康庄大道40年·图集
   第B23版:康庄大道40年·图集
   第B24版:康庄大道40年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刊
吴楚分疆第一州 时代弄潮逐上游
改革开放里程碑
为舌尖上的中国添一把炒米香
雪路寻碑
美国版康庄大道40年·安庆篇B06为舌尖上的中国添一把炒米香 2018-12-18 2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