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到雪域高原采访。记得2014年的一天,被高原反应折磨得半死不活的我,凌晨3点从日喀则市定日县出发,沿着318国道一路西行前往珠峰大本营,车窗外一片漆黑,一路上颠得五脏翻腾。虽然最后如愿一睹珠峰真容,但糟糕的路况更令人印象深刻,感受难以形容,以至于当时我发誓此生不愿再走一遍。
时隔4年,发誓失效,我重回这条通向“世界之巅”的天路,感受却完全不同。在雪山的映衬下,崭新平整的公路如同镶嵌在高原上的玉带,时而直刺云霄,时而蜿蜒盘绕,时而又与江河交相辉映,景色壮美至极令人词穷。直到越野车开到珠峰登山大本营附近,我突然意识到,刚才的一路居然毫无颠簸,与曾经的不快记忆找不到半点交集。“路都修好了,就你上次回去后不久。”曾经载着我体验车如行舟的藏族司机师傅似乎看穿了我的疑惑,直接给出了标准答案。
的确,对于重回西藏这件事,4年的时间太久。包括这条路在内,我记忆中的许多事物,都在这趟旅行中被颠覆。一路上我看到,胆小的岩羊家族已经敢靠近公路觅食;零散的定居点全部被废弃搬迁;4G手机信号几乎覆盖到了珠峰山脚;藏族司机师傅在看上我的电子烟后立即用手机网购下单……这些改变让我确信,西藏飞奔的脚步已经远远把我的记忆和刻板印象抛在身后。
再发一个誓,以后我还会回来看看,这次用不了再等4年。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