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林具,今年36岁,是西藏高等级公路管理局养护中心的一名养护工。
在藏语里,道路养护工人过去被称为“萨索”,意思是“技术含量最低的工人”,而我就出生在一个“萨索”家庭,父亲就是养护工人。因为从小在318国道边养护工人道班上长大,所以我知道,其实这份职业的技术含量一点不低。
小时候,父亲送我念书,可我一点念不进去,只对父亲驾驶的工程机械着了迷。但那时如果要我成为一名养护工,我肯定是拒绝的,因为这份工作实在太苦了。离开学校后我参了军,退伍后做起了蔬菜运输生意,收入不错,很快就买了车和房。可这样的日子在2010年结束了,我父亲在养护岗位上因为脑溢血去世了,母亲希望我能继承父亲,成为一名养护工,因为她觉得,修路造桥是积功德的善事。
实在拗不过母亲,2012年我放弃了月薪过万的运输生意,成为了一名挖掘机操作手。相比跑运输车,这份工作难度高、收入少,但我毕竟是道班长大的孩子,很快就上了手,而且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份工作。特别是在危急时刻,救出受困人员,打通道路,那种自豪感无法用语言表达。
我的日常工作就是驾驶挖掘机在各种塌方、雪崩现场抢险救援,保障公路畅通。开着巨大的挖掘机翻山渡河,看似神气,其实却充满着危险。刚入行一年多,我在墨脱县参加工程,突遭雪崩,把我的挖掘机埋在雪下,幸好埋得不深,等同事们把我拉出驾驶舱,我才意识到刚才离死神仅一步之遥。
但这件事没有把我吓倒。2015年,尼泊尔发生地震,我国境内的日喀则市樟木镇受灾严重,与外界失联30个小时。当天下午,我就和同事们带着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和大件运输车辆赶往灾区。在一处最为严重塌方处,我冒着连人带车坠下悬崖的危险,操作挖掘机打通了道路,上千名群众因此得救,他们称赞我是开挖掘机的勇士。
如今,做了爸爸的我开始渐渐理解父亲,因为养护工是一份苦差,他坚持让我念书,将来找一份轻松的工作。但也是因为这是一份责任,他选择坚守岗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很后悔没有听他的话好好念书,但又很荣幸现在成为了他。在我心中,他才是真正的“萨索”勇士,现在我所做的一切,只为了一个目标,让西藏的公路越来越好,这是父亲的遗愿,也是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