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性质中介”迷惑人
去年年底,郑州多家高校的校园里贴满了各种“寒假招工”启事。一张以“河南省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劳动就业培训服务中心”名义招工的启事,引起了河南农业大学2010级学生小王和小范的注意。
为了确认这家中介机构的性质,他们还专门上网查询,发现这家机构确实有官方网页,而且网页内容跟宣传页上的一模一样。
小王拨通了机构负责人贾共恩的电话。对方在确认小王是想要寒假打工的学生后,不断强调自己是政府工作人员,其负责的这个“服务中心”属于政府机构,绝对不会骗人。小王和小范按照贾共恩提供的地址,找到了该机构位于郑州市黄河路与经七路交叉口的摩尔大厦5楼的办公室。在那里,贾共恩向他们出示了服务中心的公章和一些红头文件。
这些物品和文件彻底取得这两名大学生的信任。2012年1月13日晚上,小王、小范以及其他同学共31人,充满期待地坐上了开往苏州的大巴。
考勤表作假工资缩水
1月14日,31名同学被送往苏州达方电子厂,签订合同后,学生们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打工生涯。春节前,“苏州路易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阿南称,工资将由路易达公司发放,并承诺春节期间肯定会有工作做。但是春节来临,学生们并没有得到加班机会。
2月8日,距离厂方规定的发工资时间过去了3天,学生们分文未得,工厂却表示工资已经支付给了路易达公司。小王溜出工厂,找到了苏州市高新区劳动监察大队说明情况,却被告知“以学生身份打零工不受劳动法保护”。小王通过劳动监察大队查询获知,“苏州路易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根本没有注册,可能是一家黑中介。
2月14日,学生们按合同结束了打工,但依然没有拿到工资,找到李阿南索要,每个人才得到500元,其余工资要等到3月5日才能发。2月15日,大家只好启程回郑州。
3月5日,多名学生查询账户,发现一分钱工资也没发。小王和小范想起了“政府工作人员”贾共恩。然而,贾称所在单位春节后被注销了,自己也不再是政府工作人员。
多次给李阿南和工厂打电话后,学生们于3月8日收到120~200元不等的工资,加上之前的500元,与按照合同计算的2000元左右相差很多。
小王和小范再次跟路易达公司沟通,却得到一张被作假的考勤表,“我们在工厂总共待了一个月,除去春节被迫休息的6天,每人工作了24天左右,可是考勤表上的出勤率却都在14天左右。”
学生重返苏州讨工资
“这次我们真的上当了,看着同学们失落的样子,我们特别难受。”小王和小范觉得特别内疚。
他们不断找贾共恩帮忙协调,但贾总是推诿。郑州市的劳动监察大队、公安机关也都表示帮不上忙。
3月15日,学生们拨通了媒体的热线电话。迫于媒体的压力,贾共恩又找工厂沟通。之后不久,学生们每人先后收到200元、300元和200元工资。
“这与我们的实际工资差距还是有四五百元,我们想要真实的考勤表。”3月20日,小王和小范踏上了去往苏州的火车。在一位老工人的帮助下,小范偷偷溜进工厂,找到他们当时所在的部门助理,拿到31名学生的真实考勤表。
他们找到工厂讨说法,人事负责人表示:“出了问题应该去找路易达而不是工厂。”而路易达的工作人员拒绝给他们看考勤表。
小王和小范只好带着考勤表回到郑州。3月26日,学生们每个人又收到50元。
“现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工资至少有1300多元。从600多元到现在,这个过程太艰难了。”小王说。
现在,小王和小范对假期打工的风险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他们说,如果学校或者有关部门能够帮助大学生核实假期打工的信息,或者能够帮助联系和组织假期打工,大学生就可能避免被黑中介欺骗。“我们也希望,在遭遇黑中介和工厂的侵权行为时,打工所在地能有政府部门或者组织帮我们维权。因为单靠我们自己去维权,真的是太难了。”
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