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名家名角名戏亮相古戏台大学生“零距离”接触昆曲
黄莹
昆曲《长生殿·酒楼》
昆曲《长生殿·酒楼》
■《琵琶记·描容》
  大学生昆曲节暨昆曲名家名角名戏汇演日前在“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古戏台拉开帷幕,柯军、孔爱萍等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带来了《水浒记》、《玉簪记》、《牡丹亭》、《琵琶记》、《西厢记》等众多经典曲目,并与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院校昆曲社的大学生们展开了切磋,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驻足观赏。 

  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正是发源于江南水乡,此番“回”到古镇上演,周边地区的一些老戏迷也纷纷赶来观看。中国传媒大学刘丰海教授激动地说:“同时接触了两个文化遗产,一举两得,收获颇丰”。 

  据介绍,周庄很早就开始精心收藏昆曲这一瑰丽国宝,不仅建了古色古香的古戏台,还邀请江、浙昆剧院长期演出,把昆曲“娶”回家,并实行免费对外开放。江苏省昆剧院李鸿良副院长表示,受青春版《牡丹亭》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昆曲这门独特的艺术建立浓厚的兴趣。 

  其实周庄古戏台不只有一个戏台,而是一座汇聚走马楼式观演楼、戏台和戏曲展览馆的古建筑群,是融观赏、参与、研习等体验活动于一体的昆曲会所。徜徉其间,时不时会听见被木偶昆剧模型、昆曲道具、行头等折服的啧啧称奇声。东南大学武翠娟教授表示,有这么多昆曲人的执着不懈努力,有这么多戏迷的支持,昆曲的未来姹紫嫣红。

  聆听着台上名角的精彩唱腔,大学生杨伟业也不禁哼唱起来,虽然她学唱昆曲才几个月。“最早接触昆曲是戏文,文字的美深深吸引了我,后来在大学戏曲社举办的一次戏曲表演中,第一次听到昆曲,便被她打动了。现在在南大从事专业的戏曲研究,发现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越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地哺育和滋养,所以懂得昆曲是非常有益的”。 

  此次大学生昆曲节期间,除了戏曲表演吸人眼球外,“全景式”展示演员化妆、排练、扎头盔、穿行头等昆剧舞台演出之外的传统技艺,旧时艺人的梨园生活“零距离”走近观众和游客。         

  黄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校园风
   第03版:就业
   第04版:视野
   第05版:未名园
   第08版:影像界
名家名角名戏亮相古戏台大学生“零距离”接触昆曲
报头
导读
大学生版一版要闻01名家名角名戏亮相古戏台大学生“零距离”接触昆曲 2012-05-16 2 2012年05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