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未名园
     
本版列表新闻
~~~———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2013年04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梦谁先觉
———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郭志权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最为知名的激进哲人,《单向度的人》是他最负盛名的一部力作,这部著作指出了发达的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压制了人们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成了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对此进行识。了批判,充分体现了一个学者对社会弊端的自觉反省意自十八世纪中叶以来,工业革命的凯歌一路狂飙突进,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随之而来的出现了现代人生存上的困境。正如马尔库塞所描述的:“发达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它有效地窒息那些要求自由的需要……在这里,社会控制所强求的正是对于过度的生产和消费的压倒一切的需要;对于实际上已不再必要的使人麻木的工作的需要”,直到今天,他所描述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仍旧是基本的事实。对于人的生存问题,庄子在《庄子·大宗师》曾经感慨:“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他感慨的是人要为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计问题奔波劳累,但是今天许多的人已经被生存的这块大石压得喘不过气来,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甚至可以说是痛苦不堪的,存在不是充满了诗意,而是一种生命不能承受的重负。举个例子:中国现在出现的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毕业群体“蚁族”现象,他们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在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整日为了生存而奔波使他们身心疲惫,生活如同一条鞭子,不断地驱赶着他们,丝毫不得停下来。这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物对人的统治”,实际上是人的异化,人的生存本不该是如此艰辛的,对社会底层的人来说,人最基本的物质层次的需求对生存构成了极度的压抑。今天的技术相当发达和进步了,可是我们所拥有的自由时间并没有突出地增多出来,反而被大大地占据了,有时忙得没有时间来安顿我们骚动的灵魂。物质条件和劳动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并没有摆脱异化之苦,相反,现实构成了一种更高的异化阶段,物质生活的改善是以人的自由的丧失为代价的。马尔库塞对此进行了自觉的批判。 

  除了对人的生存异化问题的关注外,马尔库塞还对现代人自我价值的迷失进行了深刻的洞察。他说:“人们似乎为了商品而生活。小轿车、高清晰度的传真设置、错层式家庭住宅以及厨房设备除了人们生活的灵魂。把个人束缚于社会的机制已经改变,而社会控制就是在它所产生的新的小需要中得以稳定的。”人为了商品而存在,这本身就是荒唐的事实,这典型地体现了某些现代人的商品拜物教的特征,对商品的极度消费的狂热,我消费我存在的心理充斥在崇尚消费的时代,消费成为一种身份的标志,一种身份的象征。就现代社会诸多人奢侈的消费行为来说,比如花几千元买一瓶茅台酒进行消费,所追求的味觉的享受是其次的,真正所看重的是体现消费者自身地位的文化符码,商品具有特定的属性,不仅仅是一般等价物了。在科技理性时代,物质生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大家都分享制度的好处,然而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生活方式的同化,个性的缺乏,无法凸显个人真正的价值所在,只得借助于一些荒唐的举动来向他人证明自我的存在。马尔库塞对人的价值缺位进行了深刻批判,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本身的终极关怀意识。 

  除此以外,马尔库塞还针对单向度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他说:“公共运输和通讯工具,衣、食、住的各种商品,令人着迷的新闻娱乐产品,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固定的态度和习惯,以及使消费者比较愉快地与生产者、进而与社会整体相联结的思想和情绪上的反映。在这一过程中,产品起着思想灌输和操控作用……由此便出现了一种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换言之,貌似人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是被指定选择,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如好莱坞的许多拙劣的歌舞片和喜剧片,就是使人在幻想中逃避现实,沉湎于无思想的享乐,无形中与现实认同。马尔库塞批评这样的社会是不幸意识的征服,是被击败了的对抗逻辑。固然他的观点有激进的一面,但现代社会的诸多人批判意识的缺失却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缺乏自我的分析判断,盲目地随波逐流淹没在大众的洪流之中,这不是杞人忧天,这也是一个理论家对人的自我意识的人本关怀和警告,值得我们反思。 

  华东师范大学 郭志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校园风
   第03版:留学
   第04版:视野
   第05版:未名园
   第08版:World in English
大学生卖猪肉,咋丢脸了?
我笔抒我情
大梦谁先觉
大学生版未名园05大梦谁先觉 2013-04-18 2 2013年04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