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仗:要求一组对偶句的出句和对句匀称相对,字数、平仄、结构、词性、词义等都要相对。古人学对仗,常从学对对子开始。明末李渔的《笠翁对韵》是学对仗的启蒙读物,“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3.平仄:平仄是指字的声调。古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讲平仄,就是讲究平声与仄声的交替和对立。格律诗中的平仄格式分为四种类型。
在内容上,诗人须考虑立意、意象等问题;还强调大量讽咏诗歌,培养感悟力。严羽在《沧浪诗话》开头就提到:“先须熟读楚辞,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