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全国各大旅游景点迎来了一拨又一拨游客浪潮。长假第一天,北京故宫的八万张门票下午一点刚过就售罄,售票窗口关闭。10月2日,中山陵风景区的客流人数达到25.5万人次,比前一天翻了近一倍。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黄金周前两天接待游客5.5万人次,同比增长21.57%。南京总统府和杭州西湖景区也呈现人山人海的景象。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流,景点工作人员采取了多种因地制宜的限流和分流措施。
看到那么多拥挤不堪的景点,我们需要进一步深思,选择在节假日扎堆旅游是否合理?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下,应当怎样合理安排我们的假日出游?
选择景点从众化
首先,每年游客爆满的旅游目的地总是那几个——北京、西安、丽江、泰山、九寨沟、青岛、三亚等等,每年长假人潮汹涌。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自己到底想要去哪里,只是盲目地随波逐流,跟着大众的脚步。如此人云亦云地选择旅游目的地,只会一次次赶上客流高峰,结果就只能看到黑压压的人头,观景效果大打折扣。有游客表示,好不容易走到南京总统府,只在总统办公室门口望了一眼,就被人群挤走了。还有网友在微博上吐槽,中山陵景区为解决女性如厕排长队的问题,将部分男厕增加屏风临时征用为女厕。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应当令人开阔眼界、放松身心。而快生活节奏下的人们渐渐忽略了旅游的内涵,仅仅在乎到访的景点是否坐拥响亮名声,而忘记了用心感受当地的自然或人文景观。
选择出游景点时,并不用刻意听从大多数人怎么推荐,只要能令自己怡然自得的,就是好景点。当风景名胜区挤满了游人时,多少人还有心情静静欣赏美景呢?
出游时间太集中
其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上升,中国人出去旅游的底气越来越足,其中有许多人并不是没有主见,只是受制于日常工作太忙,根本没有足够时间去心中向往的地方。国庆节是一年中除了春节之外唯一的7天黄金假期,多数人选择在此时出行,也是合情合理。
交通部门统计,今年国庆期间全国有超过7.5亿人次出游,选择自驾游和自由行的客人连年增加。景点园区内的拥堵情况自不用说,轿车排起长队的高速路也变成了临时停车场,就连应急车道都被占领。在高速路上散步的、遛狗的、聊天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还出现了打羽毛球的。铁路方面,黄金周每天的客运量都超过春运高峰。
而事实上,并非遇到黄金周假期就非要选择旅游。当许多人都集中在国庆出行时,我们可以选择回家。陪父母吃饭喝茶,与旧友谈天散步,或是读一本好书,享受一个安静的午后倾听雨声。不管路上多么坎坷拥堵,我们都不停地选择走出去看世界,却淡忘了初衷。回家才是回归生活的本质,与其在高速路上捶胸顿足,谩骂交通拥挤,不如在家安静地享受天伦之乐。
倡导旅游新方式
旅游没有固定的流程或方式,即便是家门口的景点,只要勇于创新,也能吸引大批游客,无需出远门,便可以感受到不同往日的新鲜感。
在国庆黄金周,上海欢乐谷举行了国际魔术节,每天举办30余场近景、幻术、变装、搞笑等零距离魔术。不出国门,就能看到充满异国风情的魔术表演。在嘉善大云镇的“2015巧克力甜蜜小镇文化旅游节”上,游客不仅能看到真实的可可树,了解巧克力的生产工艺,还能亲手制作巧克力。这些我们熟悉的旅游景点,在长假中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乐趣,这都依赖于旅游方式的推陈出新。
我们大学生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旅游方式,要擅于发现身边的景点。在快生活的节奏下,旅游是生活的一部分,值得享受,不必太在乎去哪里、去多久。当你通过旅行获得了更多的生活动力和更多的人生启示,你的旅行就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