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一条不知真假的消息:一名保洁员在影院的幕布背后上吊自杀,影院一周后才发现这件事。微博下面的一条评论吸引了我的注意——“这难道不是真实版的《厉鬼将映》吗!”由此我去观看了知名泰国恐怖电影——《厉鬼将映》。
作为一个看了《咒怨》后陡增一百平米心理阴影的胆小鬼,我一直对恐怖电影有着迷之热情,每次都觉得自己不会被吓到,每次事后都害怕到不行,这就是所谓的“叶公好龙”吧。因此,当我很想看这部电影,又发现国内视频网站有剪辑版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83分钟版本(原片片长95分钟)。
《厉鬼将映》大概是贞子(电影《午夜凶铃》的主角)与伽椰子(电影《咒怨》的主角)设定的集合:片中的厉鬼扶桑嫂,由于被人强行吊死而产生怨恨化为厉鬼,凡是看过电影的人都会被怨气缠身最后被其杀死——传播介质是电影,而标记的印记则是怨气。
看完这部电影,我没有产生不敢一个人上厕所的阴影,便开始思考,恐怖电影,特别是所谓“鬼片”,吓人的原因在哪里?首先,当然是电影中“鬼”的造型十分惊悚,长发飘飘,神出鬼没,眼球暴突,鲜血淋漓……没有哪个鬼是大美女的。其次,电影中的“鬼”,都是出人意料地出现,配合上阴森的画面和诡异的背景音乐。最后,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共情。吓人的恐怖电影往往后劲十足,看电影的时候被画面吓到,看完了,上个厕所也能感觉脊背发凉——这就是电影产生了共情,感觉电影里的鬼似乎就在生活中。《咒怨》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其中鬼的出现场景太过生活化——办公室、洗手间甚至是被窝里,它的惊悚效果可以体现在,现在写下这段文字时,我再次汗毛竖起。
参考上述三点,《厉鬼将映》的前两点高度达标。厉鬼扶桑嫂的造型十分“辣眼睛”,且神出鬼没。其中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男主角整理了背在肩上的背包,然后快步朝前走去,镜头一切,男主背上背的竟然是扶桑嫂,而他浑然不觉。另一个片段则是男主被厉鬼所追,慌不择路躲进电梯,厉鬼也跟进了电梯,当男主费尽力气扒开电梯的门,迎面就是厉鬼扑了上来。这两个片段在观影过程中都吓到了我。可惜,这部电影在第三点上做得不好,因此关掉了电脑,我就不害怕了,该吃吃、该喝喝,完全没有心理阴影。
对比了自己的恐怖电影观影感受,最恐怖的非《咒怨》莫属,伽椰子全方位、无差别地渗透式攻击,实在是太令人绝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