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空对话立远大志向
在近40年前迈出校门、奔向社会之际,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批大学毕业生,上海交大77、78级学子曾写下了一封给未来的“信”,“我们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从工厂、农村、部队、学校汇聚交大,结成了一个新的集体……我们懂得肩负的重任,为了祖国、民族的兴旺,奋发学习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我们的脉搏与祖国一起跳动,为祖国的每一项新的建设成就欢欣鼓舞”。
这封来自40年前的“信”让“00后”新生备受鼓舞,他们给学长们写了一封跨越时光的回信:“金秋九月,正值喜迎新学年,整装待发之际,细阅来信,备受鼓舞!我们被赋予‘强国一代’这个响亮的名称。我们深知,自己人生的黄金时期与国家两个百年的目标完美契合,作为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的见证者,更应成为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的贡献者。对于未来的四年,我们也定当传承学长们当年对学习、对国家的这份赤诚,让‘责任担当、志存高远’成为‘强国一代’最亮眼的标签。”
锦囊妙计送祝福与期待
“学习时,要明确目标,学无止境,全面发展自我;科研时,要勤思考,勇创新,扎实开展研究;就业时,勿盲从,要有己见,择长处而就业;工作时,要肯吃苦,扩眼界,力争成为行业领袖;有规划,心态稳,坚强、坚韧、坚持是你们应该坚持的人生目标。”开学之际,上海交通大学77、78级的学长们专门给“00后”学弟学妹寄来一封大学“锦囊”,写满了对学弟学妹的祝福和期待。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77、78级校友入校40周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77、78级校友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勇立时代潮头,用热情、勇气、智慧和汗水,在各行各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将交大之名印刻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他们中展现出来的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精神,值得所有母校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学习、传承。
校长寄语新生惜时如金
在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上,77级“学长”校长林忠钦院士对新生们提出“为学三问”,寄语新生“志存高远,惜时如金”。作为本科新生,你们是否做好了读大学的准备?作为硕士研究生,你们是否充分理解读研的意义?作为博士研究生,你们是否有攻坚克难的勇气?林忠钦向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各提一个问题,希望能够对新生有所启发。“任何时代的青年都需要思考‘为什么而读书’。对于这个问题,历代交大人用他们救国图强、振民兴邦的担当和责任,给出了回答。”林忠钦在发言中表示,当今世界的格局仍处于大变革的浪潮之中,忧国忧民、奋发图强是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交大学子需“立一等志向,成一等人才”。
“要成一等人才,离不开奋斗的人生。这其中,大学阶段最宝贵,是一个人心理、思维和价值观念的成熟期,如何度过大学时光,将会直接影响人生的道路。”林忠钦表示,希望本科生不要满足于课堂,不要局限于专业,要给自己设立高的人生目标,让自己逐渐成长为具有无穷潜力的优秀人才;希望硕士生都能够摒弃短视和功利的选择,把时间花在培养学术专长和应用能力上,真正成为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和最受行业欢迎的骨干中坚;博士生则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从纸面上找问题,而要实实在在去探究科学前沿、国家需要的真问题;不要急于发表论文满足毕业要求,而要树立远大的科学志向,提出新的学术思想,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