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放个马后炮。 比利时跟英格兰那场季军争夺战前三天,有朋友问怎么看这场比赛,几乎没有一秒钟停顿,脱口而出比利时赢,比分是2比0或者2比1。 没什么内幕消息,家里没有超级电脑,也没养章鱼保罗,靠的完全就是直觉。至于理由,其实也再简单不过了:如果你把英格兰队“欧洲中国队”外号里的“欧洲”两个字去掉,想象一下,用登巴巴胡尔克还有奥古斯托维特塞尔组成一支球队,去跟原汁原味的中超本土球员们干上一场,结果会怎样? 不好意思,看世界杯的时候,又一次无法遏止地联想到了中国足球身上。 最新鲜出炉的一条能够刺激中国球迷神经的消息,是一家博彩公司为2022年世界杯夺冠开出的赔率,法国巴西德国这些球队排名靠前不算什么,从2002年之后就没打进过世界杯决赛圈的中国队竟然被直接无视了——哪怕你开出个1赔1000000被人骂脑残的赔率来,也不比根本就不带你玩让人感觉更糟心吧? 俄罗斯世界杯应该是最近几届中国人参与感最强的一次了,除了“武装”到电动车的赞助商之外,现场观战的球迷人数应该也比去巴西和南非的多,包括那在前方采访比赛的同行,应该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和体会,因为有些场次的比赛当中,坐在记者席上的中国记者,要比某个南美或者非洲国家的记者更多;甚至在一些热门场次的比赛当中,同样是“打酱油”的,中国记者申请球票的成功几率,可能要比其他人更高。 是不是有一种腰杆一下子可以挺得很直的感觉? 当中国足球为法国还是比利时究竟谁代表了世界上最先进打法、自己该向谁学习纠结的时候,当中国球迷憧憬着四年之后能不能像现在的克罗地亚队那样上演“卡塔尔奇迹”的时候,就在上周,王小平签字下发的两张处罚令,就像是兜头泼下的两盆冷水,让人感受到了“中国足球”与“足球”之间冷冰冰的鸿沟。其实在国内足坛,像合肥桂冠和沈阳东进这种因为欠薪被取消注册资格的事情,从来都没有断过,这次跟这两家有着相同情况的,还有大连博阳和保定荣大,只不过他们在足协规定的期限之内,暂时解决了没钱发工资奖金的问题,但谁又敢保证,下个月,下下个月,不会再发生同样的情况? 与时不时冒出个大罗小罗梅西内马尔这些天才球员的南美相比,更注重整体的欧洲足球,显然更值得中国借鉴,毕竟天才永远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从2006年的意大利,到2010年的西班牙,还有四年前的德国,包括这届世界杯的比利时和英格兰队,所有这些队伍的成功,最终都指向了相同的两个字:青训。正是凭借着青训打下的坚实基础,经过一代又一代球员的累积和提高,最终才有了质的飞跃。虽然无缘决赛的英格兰一直被外界取笑是“三喵军团”,但是别忘了,这支球队的班底,正是曾经夺得过欧洲冠军的英格兰青年队,卢卡库和德布劳内维特塞尔,也都是从比利时的青训营中走出来的佼佼者。要想立得稳,一定要把金字塔的底部夯实,没有青训做基础,作为塔尖的职业联赛和国家队,只能是空中楼阁,这样的道理,搞足球的人不可能不懂,但是放眼中超中甲,每年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亿的资金砸进去,可能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但是一到了很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成果的青训,基本上都要一分钱掰成两瓣甚至三瓣四瓣来花了。指望着小作坊式的低水平复制,就能培养出中国的C罗和梅西来,恐怕连《天方夜谭》的脑洞都没这么大。 不知道金庸老先生是不是预感到了若干年后的中国足球,跟他《鹿鼎记》里的郑克爽一样,看上去亮丽光鲜,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占据C位,就像现在去了俄罗斯,总能成为国际足联的座上宾一样,但人家看重的,显然不是你的武功学识,更不是你的内在魅力,所以就算再给你四年时间,博彩公司还是压根从心里就没把中国足球当回事——九难从郑克爽喝得醉醺醺的一句“那么多人向我敬酒,我哪里记得住谁是谁”的话中,看出了郑家少爷的草包本色;而认定中国足球跟世界杯冠军无缘的人,应该也是从王小平的签字当中,获得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气吧。